欢迎书友访问口袋小说
首页塞音老仙闹大明第140章 玉门县

第140章 玉门县

        玉门县的县衙就在废弃的玉门关城墙下,倚郭而建。

        就是一间砖石、水泥建造的大房子,约么有个两三百平。衙门后头有几排宿舍,还有伙房、鸡舍、食堂等。

        不能说简陋,因为今年户部发文,明令各地衙门建造的预算,不得超过国内小学校的平均标准。

        全有志等人安顿下后,刚擦了把脸,就被叫去开会。想起那盆发黄的洗脸水被好几个人一起用,大伙儿脸色都不怎么好。

        “各位大人舟车劳顿,但如今时不我待,请大家今后一定将效率二字牢牢记住!”

        知县的话和四处漏风的窗户纸一样,都令人感到一阵冷飕飕的。

        全有志想着既来之、则安之,端正了心态,仔细端详上座的县尊大人。

        这位约么三十上下,高颧骨,高鼻梁,典型的西北人特征,除了上位者气势十足,倒看不出是个什么性情。

        “上师他老人家历来最重视两件事,一是育人,二是植树!”

        “玉门是个什么地方?古诗云:春风不度玉门关,各位如今应有体会,可以说,这里的生态环境极为脆弱,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

        “我们向天地的索取必须有度,否则必有灾殃。这个度就需要各位大人与在下同心协力,仔细度量才是。”

        全有志只觉得这位知县大人的水平很高,什么“生态环境”之类的新词张口就来,他忙取出本子和旁人一样唰唰记着笔记。

        当“上师”二字出口,堂中各官纷纷交换眼神,这位县尊跟脚是出自塞音道场外门无疑了,只是不知是哪一峰的,众人的神情态度立即变得愈发恭敬起来。

        玉门知县胡鲜云是斯峰外门弟子,后来在庶务堂做事,还帮冯理做了一阵传经弟子。在道场他本算不上角色,但资历熬到他这个份上的弟子如今各个都是栋梁,外放个知县只是等闲。

        如今县里的首要工作有三件,一是人口摸底,重造黄册。

        胡知县也是初来乍到,他倒是知道内门的周铁师兄在这一带活动,但并不知其具体位置,更不知那边已经俘虏了小一千人。

        第二件事是安置移民。

        分到玉门县的移民共计一百三十户,八百六十一人,还有玉门官员们带来的随从人员,足足有一千二百多。

        随从们除了极少数可以留在衙门里干临时工,其余也是要在玉门落户。

        现在已经进入秋季,要赶在冬天之前完成盖房、开荒等事,任务极其繁重。

        第三件事就是建造苗圃。

        这事本是新设的林业局管,但植树造林,防风控沙是开发肃南的战略重点,知县这个一把手肯定是要亲自抓的。

        这么多的工作,县里的官员还不足十人,自然要将各项任务分解下去,由官员带领着老乡们做事。

        与大明朝那些坐班房的官员相比,塞国的官员务实很多,工作量也大的多。

        说实话,也有些超出了全有志等新晋官员们的预期。

        但倒没有多少抱怨,一是手里的权力是实打实的,二来嘛,他们这些官员的薪俸那也是相当可以的。

        以全有志为例,他的基本工资是二十五元,由于肃南府属于五级地区(极度贫困),他还有餐补、房补,加起来竟有四十二元之多!

        据说入冬还有取暖费之类的,一年的收入怕是有伍百元左右呢。

        这什么概念?塞国的一元基本等价一两银子,实际上由于纸币没有折色,而且塞国的人均粮食产量已经超过明国,商品大量倾销,这边一元的购买力是高于大明一两银子的。

        如今黑市上一元钱兑换白银的牌价已经炒到一比一点三几了,偶尔还能更高。

        可以说全有志一个人的收入养活上百口人都不在话下。

        这和后世清朝的养廉银子还不一样,清朝能给官员开高薪,主要是实行了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的政策,说白了就是社会财富的重新分配,从读书人和地主口袋里往外掏钱。

        但塞国的普遍高薪是享受到了初步工业化带来的红利,社会财富总量在以惊人的速度增加着。

        工作会上,全有志被分配到了二百口人的管理。他和相熟的林业局冯局对视一眼,两人都一脸苦笑。

        这个工作可不轻松,涉及物资调配申领,二百口人的吃喝拉撒,调节矛盾,盖房分地等等,没有过实际工作经验的官员们还都有些抓瞎。

        结果刚散会,全有志就被人堵在门口。

        “咦,你要做工商登记?”

        来人四十多岁,面白,颔下蓄着短须,自称是上师刘学勤的记名弟子,和全有志说话的功夫,还熟练地和胡知县打着招呼,一点儿也不见外的样子。

        接过对方递来的银奔马香烟,全有志也神色郑重起来,忙将此人领到工商局的办公室。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金县的马文祥。

        他家是坐商,与马俊相比,动作不止慢了一拍。

        最近听说马俊来玉门搞石油,肃南府这边要搞大建设,马文祥终于坐不住了。

        他跑了几回总山,靠着那点子香火情,低价扯了张民用水泥的生产许可,在肃南各县建起了水泥厂。

        和四川省的项目相比,这边最多算个蛋糕渣,月峰水泥、城投建等都没看上,当然,这其中也是有运作,有人从中协调的。

        眼下资源还没到那么富足的程度,一个县建一家水泥厂已经足够,根本没有重复建设的必要。

        除了水泥厂,马文祥还顺便建了砖瓦厂,建材这块没啥技术含量,总要有人做不是?

        和全有志说明情况,全局长也很高兴,刚上任这就有了业务,关键工商业税收这块如今都归工商局管,这可都是以后的业绩。

        审核完马文祥呈上的资质文件,全有志进行了备案登记,才小心翼翼取出两张彩印的空白营业执照,填写完公司信息,咔咔盖了钢印。

        玉门县祁连水泥厂和玉门县建材厂两家公司便宣告成立,可以合法经营了。

        又和马文祥闲聊了会儿,当得知他这两家厂子一年营收不过三四千元,按照十税一的营业税,税收不过几百元。

        马文祥又有些门路,多半能进税收减免企业名单里,左扣扣,右减减,估计这家税收指望不大了,全有志顿时觉得兴趣缺缺。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koudaixs.com。口袋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koudai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