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口袋小说
首页三国演义中貂蝉使吕布和董卓反目第16章 私会荀攸,图谋钱粮

第16章 私会荀攸,图谋钱粮

        杨业请贾诩来到书房,商讨对策。

        他神色淡然自若,从容道:

        “文和,伍琼与周毖出事,王允和荀攸会不会怀疑到我头上?”

        贾诩微微眯起眼睛,思索片刻后问道:

        “昨夜宴会,伍琼与周毖都在场吗?”

        杨业闭上眼睛,仔细回想了一下,随后肯定地回答:

        “周毖不在。”

        贾诩微微点头,神色平静地道:

        “兵曹可以放心地和荀攸接触。”

        杨业满脸疑惑,追问道:

        “这是为何?”

        贾诩捋了捋胡须,缓缓道:

        “兵曹接受朝廷招安较晚,可能不太清楚。”

        “伍琼与周毖是董公的心腹,深受董公的器重。”

        杨业眉头紧锁,又问道:

        “既然如此,为何董公还要杀他们?”

        贾诩的眼神变得深邃起来,解释道:

        “他们二人推举韩馥、刘岱、孔伷、张邈等人治理州郡。”

        “又荐袁绍为渤海太守,结果这些人都成为了反贼。”

        “董公诛杀他们,大概是害怕他们里应外合。”

        杨业听后,不禁感慨道:

        “伍琼与周毖称得上人才啊,举荐谁谁就反,我是董公也会杀他们。”

        贾诩微微颔首,接着道:

        “荀爽年事已高,不管是不是董公暗中除掉,都和兵曹没有关系。”

        杨业露出赞赏之色,道:

        “还是文和理解通透。”

        贾诩目光一闪,提议道:

        “兵曹要获取钱粮,不如跟荀攸合作。”

        杨业来了兴致,连忙追问:

        “具体怎么做?”

        贾诩压低声音道:

        “别看董公赏赐这么慷慨,实际上他也特别缺钱。”

        “西凉诸将,为畜养兵马,有暗中坏五铢钱,铸造小钱者。”

        杨业皱起眉头,疑惑道:

        “铸造小钱,自然可以获得钱粮,可荀攸怎么可能答应?”

        贾诩凑近杨业,暗中密语一番。

        杨业听后,眼睛一亮,心领神会。

        他立刻吩咐许褚:“驱车,去往城外庄园,拜访荀攸。”

        许褚拱手应道:“遵命。”

        随后,杨业怀着期待与一丝紧张,踏上了前往城外庄园的路途。

        来到庄园后,许褚大步上前,恭敬地递上拜帖。

        不多时,杨业便顺利见到了荀攸。

        荀攸面带调侃之色,微笑着道:

        “建成冒险前来,不怕被人抓住把柄吗?”

        杨业神色从容,坦然回应道:

        “公达是天下名士,我和名士相会,如饮佳酿,何来把柄之说。”

        荀攸微微点头,目光中带着几分赞赏,接着道:

        “董卓悖逆,为天下所仇,此忠臣义士奋发之时也。”

        “建成没有检举揭发攸,而是前来和攸相会,想必也是有志之士。”

        杨业轻叹一声,感慨道:

        “我曾想过投关东诸侯,奈何联军逐我。

        “我父子恰巧遇到朝廷招安,索性投了朝廷,也是为汉室效力。”

        “我本以为京师此行,必然蒙尘,没想到还能遇到公达和司徒公。”

        荀攸眼中闪过一丝意外,拱手道:

        “没想到乡野军旅之间,能出建成这等高士,攸佩服佩服!”

        二人叙阔良久,气氛渐渐融洽。

        随后,荀攸说出了他的计划:

        “刺杀董卓以后,建成再从河阳调兵,稳住京师局势,大业可成。”

        杨业闻言,露出为难之色,沉吟片刻后道:

        “公达,实不相瞒,我之所以将兵马驻扎在河阳。”

        “是因为缺少钱粮,又不想劫掠京师百姓,困顿至今。”

        荀攸微微颔首,沉吟道:

        “京师粮贵,耕地又多有荒废。”

        “建成要筹集粮食,的确不容易。”

        杨业感慨道:“劫掠容易,耕种难呐。”

        荀攸看着杨业,郑重道:

        “我能为建成筹集到三万石粮。”

        杨业面露喜色,连忙道:

        “多谢公达,我可以平价购买。”

        荀攸摆了摆手,慷慨道:

        “建成不侵扰百姓,难能可贵。”

        “吾等既要成大事,又怎么可能一毛不拔。”

        “三万石粮,是我免费赠送给建成。”

        杨业感激不已,再次道谢:

        “多谢公达!”

        他心中盘算着,一名士卒,正常供给一个月耗费粮食两石。

        三万石节省一点饿着肚子,够一万人吃将近两个月了。

        荀攸神色凝重,督促道:

        “可这并不是长久之计,还要尽快除掉董贼,拨乱反正啊。”

        杨业点头道:“公达所言极是,不过依在下浅见,现在还不是最佳时候。”

        荀攸目光中露出询问之色,道:

        “建成有何高见?”

        杨业分析道:“董卓虽然残暴,但还在不停地施恩于士族。”

        荀攸眉头微蹙,认同道:

        “的确如此。”

        杨业面色肃穆:“等到董卓迁都西京,才是他彻底失去人心之时。”

        荀攸思索片刻,点头道:

        “建成言之有理。”

        当杨业提出铸小钱之事,荀攸的目光瞬间变得警惕起来。

        他迟疑道:“这不太好吧?”

        杨业看着荀攸警惕的神色,进一步解释道:

        “一来可以补贴钱粮,二来则是加快董卓的灭亡。”

        荀攸陷入沉思,想到叔祖父荀爽刚刚去世。

        他们想要掌控朝堂的局势,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司徒王允,也未必和颖川荀氏一条心。

        等待迁都、铸小钱扰乱局势,或许可以加快董卓势力的崩塌。

        他反复斟酌,良久之后,终于下定决心,道:

        “好吧,我赞成建成之计。”

        杨业和荀攸继续密谋,仔细商讨着每一个细节,最终确定下来具体的方案。

        荀攸负责筹备铜矿、铁矿、食盐、五铢钱等物资。

        杨业负责在河阳进行冶炼、走私等,所得收益两家五五分账。

        两人都深知此事风险极大,但为了各自的目标,也只能冒险一试。

        杨业与荀攸商议完毕后,便起身告辞,踏上返回洛阳的路途。

        一路上,田园破败的景象不断映入眼帘。

        那荒芜的土地、倒塌的屋舍,让他心情灰丧不已。

        他望着那大片大片未被开垦的肥沃土地,心中暗自叹息:

        “这么好的土地,不种上粮食,真是可惜了。”

        和荀攸合作以后,杨业勉强解决了钱粮短缺的问题。

        然而,他也清楚地知道,可距离执掌朝堂,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蔡邕虽有才华,但在这方面确实帮不上什么大忙,而司徒王允才是最佳的合作目标。

        想到此处,杨业的眼神变得更加深邃。

        除董卓这件事,有威名也有恶名。

        最好让王允冲锋在前面,自己则可以置身事外,等待时机,坐收渔翁之利。

        杨业在心中默默盘算着下一步的计划,马车在颠簸的道路上缓缓前行。

        他的思绪也如同这车轮一般,不断地转动着。

        杨业刚回到府邸,还未来得及歇口气。

        贾诩便匆匆迎了上来,神色略显焦急,道:

        “兵曹,董公遣将胡轸,与袁术将孙坚大战于阳人,轸军大败。”

        “董公震怒,现急征召兵曹,前去参加军议。”

        杨业闻言,眉头微微皱起,心中暗忖这局势越发复杂了。

        他深吸一口气,调整了一下状态,对许褚道:

        “仲康走,随我一同前去。”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koudaixs.com。口袋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koudai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