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口袋小说
首页三国之佣兵天下第一百五十五章 下作但致命的流言

第一百五十五章 下作但致命的流言

        ??第一百五十五章下作但致命的流言

        严正只能劝慰二人,希望他们自己从庐江、豫章、鄱阳三郡征集越族人。

        陈策、毛甘虽然失望,但终究还算明白事理。

        走之前,严正从粮秣、饷银和军械上对二部进行了相应的补偿。

        这使得陈策、毛甘才转怨为喜。

        其实对于二人来说,兵员远不如粮秣、饷银和军械这些重要,这个时代,什么都缺,唯独不缺人。

        这二人走后,余的分配就容易多了。

        严正拒绝对高顺部进行增补,而是对张多、许乾二部各增补了二千江东俘虏,令二人依旧驻囤豫章、鄱阳二郡。

        同时将皖城府兵补充了三千人,将编制维持在一万人。

        所余战俘基本都是凌操水师的士兵,严正将他们全部归入甘宁水师,如此甘宁的水师除了补充满原来的员额,还迅速扩大至八千人。

        严正令甘宁迅速整训水师,以应对日后南下作战的需要。

        其实严正心里,已经有将水师一分为二的打算,但眼下凌操回了江东,而蒋钦依旧在等待,手中无可用之人,只能暂时按纳下这个打算。

        江东战俘原本也非骑墙之人,但严正一视同仁救治伤兵的恩德,也让江东士卒有着切身体会。

        这时的人们心中忠诚的只是给他们吃饱肚子的诸侯,至于为谁卖命,这不重要。

        所以,大批量的整编,并未带来预期中的麻烦,甚至非常顺利。

        由于战俘数量众多,有些战俘一整编还当上了什长、伙长等基层军官,所以过渡很平衡,而总有那么几个刺头,在之后的几天内,不经意地消失了,但没有人去注意,就算有人注意到,也没人去理会,人们眼中最多的只是留意自己的利益。

        掌握大部分人,保全大部分人的利益,这是严正取得成功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和治理庐江等三郡如出一辙,严正将商人阶层做为核心,整固农民、手工业者为最有力的支持者,团结中层阶级,然后对豪门进行压迫,当然还有分化的手段,拉拢一批,也毫不留情地清洗一批。

        这时的社会财富大量始终掌握在豪门阶层手里。

        严正无法去压榨中下层得到他建立势力所需要的财富,那么只能背其道而行之,冒天下之大不韪去动豪门的脑筋。

        但严正也不敢做得太过火,一旦引起整个豪门阶层的敌对,那也不是严正所能对抗的了的。

        因为严正就算能杀光庐江等三郡的豪门,但无法清除天下豪门。

        这么强烈、血腥的手段恐怕会引来天下豪门强烈的反弹,孙策这是活生生的例子。

        所以,严正进行分化、引导,甚至抛出一些诱饵,譬如以参股商号,吸引豪门进入、利益共享,引导豪门参与政治,在衙门中设立民意署,其中代表皆有豪门阶层选出。

        当然,这是一个宽松的幕僚组织,只有建议权,没有决策权。

        但纵然如此,豪门阶层也深感有了面子、里子,于是就算严正对其中个把顽固份子下了狠手,整个豪门士族也装作没看见。

        只要不去动他们的大蛋糕,那么就算被严正切点外面有奶酪,他们也还是能容忍的。

        这个时间点上,无疑,严正势力是处在万众一心的奋斗期内。

        庐江等三郡开始进入恢复期,有着商号便利的贸易渠道做后盾,恢复的速度非常快,可谓日新月异。

        ……。

        江东也在恢复,但显然相对于庐江来说,是缓慢的。

        内部的阵营使得江东五郡无法形成合力,而最主要的是孙权与周瑜之间貌合神离。

        所有的文武官员心中都明白,但就是不明确表态支持哪一个。

        谁都在骑墙,他们想谁都不得罪,可是这往往延长了内耗的时间。

        这其中,孙策最信任的几个文臣是站在孙权这一边的。

        张昭、鲁肃等,虽然他们或多或少知晓孙策的死因,但为江东大局计,他们选择了沉默和对孙权的全力支持。

        但树欲静而风不止。

        有一天,会稽城内突然传播出两个“谣言”。

        一是明确地指出孙策之死另有隐情;二是传言庐江太守严正全力支持孙绍继承江东基业。

        这自然是严正的“杰作”。

        从凌操返回江东那一日起,严正就令陈宫安排细作,对江东五郡散布谣言,尤其是对会稽进行密集“轰炸”。

        谣言止于智者,可问题是这两点都不是谣言。

        有心人闻听之后,自然心中起了涟漪。

        特别是不满孙权的那些人,和只忠诚于孙策的那些人。

        孙策、孙权虽然是兄弟,但行事方法完全不同,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什么样的主公配什么的臣子,很多人因为主公的更替而利益受损。

        这些人,自然成了谣言的最大传播者和江东最不安定因素。

        山雨欲来风满楼。

        很快,谣言传遍江东五郡。

        也很快传到了孙权耳朵里,他迅速召见周瑜,询问周瑜对策。

        周瑜心中也惊讶,他没有预料到严正会如此迅速地发动。

        但周瑜并没有对孙权说实话,因为周瑜有他的意图。

        “公瑾,大事不妙!如果这谣言继续下去,兄长旧部必会被蛊惑,如此江东恐怕要永无宁日了。”

        “主公勿须焦躁,流言止于智者,只是某心中有所怀疑。”周瑜微一蹩眉头,“严正欲支持孙绍继位的条件主公尚未答复皖城,这才多少时日,怎会在江东迅速传播漫延开来,如燎原之势?”

        孙权微一愣,想了想道:“是有些奇怪!不知道公瑾想说些什么?”

        “当日之事,知晓之人并不多,而严正欲支持孙绍之事,更是无几人知晓,怎会同时出现这两个谣言?”

        “公瑾是说有人故意泄密?”

        “有这种可能!”

        “公瑾怀疑是谁?”

        “这……某不敢枉言,只是试想同时知道这二事的,有谁?”

        孙权心中嘀咕,当日之事,知晓之人略多,除了自己、周瑜,还有张昭、鲁肃、周泰等人;而严正支持孙绍之事,那就少了,除了自己与周瑜,也就鲁肃……。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koudaixs.com。口袋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koudai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