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口袋小说
首页刷完视频后,发现老祖宗统一了第90章 帝成紫卡李隆基(完)

第90章 帝成紫卡李隆基(完)

        最后一个本纪也就是等待安史之乱的爆发,怎么荒唐怎么来,朝政不管天天泡在后宫里,很容易触发。

        【仓皇离去,到马嵬坡时,六军不发。

        禁军将领对专权不满,在杨国忠父子死后,认为“贼本尚在。

        诸位将士都认为是杨玉环红颜祸水,危害江山。请求处死杨贵妃,以免后患。

        谁能料想,昨日还是“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今天已是“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杨玉环:“臣妾料到了和陛下的恩爱的绚烂,却没有料到命中注定的结局。”

        谁也不能料想,就如同命运的玩笑,无聊,奢侈,又刻骨铭心。

        可能需要一个死,才能使得恩爱戛然而终止,使得这场闹剧结束。

        杨玉环:“三郎,我误了你,误了国,今日无所怨言…只求臣妾死后,六军齐发,护你早日回到长安!”

        李隆基无奈,只得与杨贵妃诀别。

        李隆基:“救不得你,朕抱恨终天。”

        杨玉环:“臣妾去了,陛下仍然是旷世明君…”

        杨玉环自缢于佛堂。

        一袭霓裳羽衣,舞来的是悲戚的三尺白绫,没有任何色彩。

        杨玉环风流如红尘的衣襟,擦不去的泪滴,经久不散。

        杨玉环本纪完成】

        “杨贵妃也是个背锅人,动不了皇帝只能动她。”

        姜瑜又道:“这剧情写的倒是那么回事,只不过杨贵妃真的会对一个六七十岁肾功能不行的老头这么情深义重吗?失真了哦,你说她为了活命求饶都比这个可能性大。”

        “还不是看上皇帝这个身份了,乃公又不是不懂。”刘邦无所谓的说,他后宫那些有几个是真心实意的爱他的呢,就连吕雉,俩人都是各取所需。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她怎么不爱她男人。”更多人则是这个想法。

        毕竟老夫少妻在他们那里是最常见的,有钱了都要找年轻漂亮的,如此直白的点出来,戳到了自尊心,让许多人面上挂不住。

        杨玉环看到这里心中悲戚,她毫无办法,是死是活全赖君王,唯一能做的就是仗着帝王对她尚有宠爱,谋求更大的利益和生存空间。

        至于到了那一步,又能怎么办。

        杨玉环狠狠地握紧了拳头,指甲在掌心抠出深深地印子,如今天幕已经讲述了之后的历史,她也自知,群臣不会容下她,至于皇帝。

        杨玉环垂下眸子,是现在去死的一个体面,还是说……

        “求三郎赐死臣妾,臣妾只是太爱陛下了,推举罪人杨国忠,只不过是想替陛下分忧,可谁知他辜负了臣妾的信任,臣妾魅惑君王,祸乱朝纲,罪该万死,还请陛下治罪。”等李隆基下朝时,杨玉环一袭白衣跪在宫门口请罪。

        “贵妃这是何话,是朕宠你爱你,你有什么罪,那杨国忠欺上瞒下,诡计颇多,你如此单纯,朕不怪你。”李隆基听到杨玉环的话,心中自满。

        姜瑜那恶妇,谁说没有深情的,净会挑拨离间,那剧情上写的多对,贵妃只是太爱他了,又没做错什么。

        “乐天,这都是你的诗歌啊,看来在后世亦是才名不小。”元稹恭喜他这个老友,同时心中也有一点羡慕,毕竟谁都想名留百世。

        白居易嘴上谦虚,“哎,也只不过是侥幸罢了。”说着说着又伤感了起来。

        “若是百姓安乐,我不写这些诗,当一个田舍翁也行啊。”

        【缢死杨贵妃之后,玄宗入蜀,太子李亨及其子李倓、李俶北上灵武。

        太子李亨于公元756年农历七月十三日在灵武为朔方诸将所推而自行登基。遥奉玄宗为太上皇,改元至德,是为唐肃宗。】

        “又一个太上皇,也不知这李隆基最后是啥下场。”看到这里李渊又敏感了。

        “李亨,朕对你太好了。”李隆基看到这里心中大怒,他还活着呢,竟敢私自登基称帝。

        “张巡,燕军不日便抵达长安,大唐气数已尽,足下坚守危城,欲谁为乎?还不若投诚,我朝定会优待于你。”

        此刻的睢阳城,大门紧闭,燕军叫阵,劝降张巡。

        张巡站在城楼上,反讽道:“自然是为了忠义,我不欲与乱臣贼子交谈,有什么招数放马过来吧。”

        叛军将领觉得张巡脑子一定有什么问题,指了指自己身后的大军,高声喊道:“看到我身后的大军了吗,你城中只不过三千兵士,蚍蜉撼树,自不量力,你今日若是不降,那就别怪我踏破城门,屠城!”

        张巡轻哼一声,不再搭理他,继续养精蓄锐看着天幕。

        此刻姜瑜还恰好讲到了睢阳之战,城中士卒纷纷紧张起来。

        【安史之乱中最惨烈的战役之一就是睢阳保卫战,张巡、许远坚守睢阳,历时10个月,前后大小数百战,共计歼敌12万人,使叛军不能南下江淮,保全了江淮,为平定“安史之乱”立下了大功。】

        李世民心头不妙,如此大功怎么称得上最惨烈了。

        “睢阳乃江淮要冲,若是长安失守,只能靠江淮等地供给,若是睢阳失守,后果不堪设想。”李治非常明白为什么拼尽全力也要守住睢阳。

        【睢阳城中守军最多也不过七千多人,加上城中数万百姓,而叛军则有十三万,抗住叛军十个月。

        叛军攻城久攻不下,干脆就直接围城,想要活活饿死他们。此时唐军断粮多时,树皮、纸张也吃完,便张起罗网捕捉鸟雀、老鼠充饥,最后发展连皮制的铠甲都被煮熟吃掉的地步。鸟雀、老鼠、铠甲也吃完,城中只好吃人。

        张巡首先杀死自己的爱妾,强令官兵吃下;接着许远也杀掉自己的仆奴当军粮。吃完主帅的家人后。然后是城中的老弱妇孺。睢阳城中战前有户口四万,至城破仅剩四百活人,而唐军亦是无一生存。】

        “这可是人啊,他们居然吃人。”不少老祖宗们看到这里都泛起了恶心。

        “十个月,为什么没有人支援。”嬴政挑了挑眉,大概明白了什么。

        “李隆基,朕要活刮了你!”李世民再也坚持不住,猛的咳出一口血,泪水淌了下来。

        都是他大唐的忠臣良民,没能得遇明主,是他李家的过错。

        “与其食人,曷若全人,拿我大唐百姓做口粮,张巡万恶,实在难以宽恕。”不少朝臣唾骂张巡的行为,有的甚至还要求皇帝惩治他。

        唐肃宗揉了揉额头,“行了行了,若无张巡坚守,收复失地何谈容易,他是我大唐的功臣。”

        与此同时城中的士卒也是担忧,“张大人,我们能守住吗?”

        “叛军所过之处烧杀抢掠,早已经失去了民心,必败,别忘了,我们有姜姑娘的天幕。”张巡话语间充满自信。

        哥舒将军想必已经看到了天幕中的历史,根据潼关之险牵制敌军,伺机破敌,那么他睢阳就有一线生机。

        况且天命在唐,安史叛军大多也都是大唐旧臣,若是能看到天幕的话,还有没有那个心气继续作乱还说不准。

        【安史之乱持续了八年之久,经历了玄宗、肃宗、代宗三朝,这一场战乱彻底打没了大唐的生气,大唐由盛转衰。

        大唐百姓从九百万户锐减至二百万户,四分之三惨死,残存者以纸为衣。

        边疆动荡,重心南移,大唐的威信不再,节度使拥兵自重,导致唐末五代十国乱世。】

        说到这里姜瑜又有话说了,“其实有郭子仪等人在的话也不用打这么久,关键上位的唐肃宗李亨也不是啥好东西。”

        “唐肃宗李亨宠信宦官,人家郭子仪正打仗呢,肃宗为了防范他,派了一个宦官监军,并且权力极大,瞎用兵指挥,导致唐军大败,收复艰难。在朝中也是轻信宦官,赐死了自己的儿子,最后导致政变。”

        姜瑜继续嘲讽,“不得不说和他爹是真像,李隆基也是一日杀三子,其中一个还是太子。”

        “朕真的是相信姜姑娘所说的基因了。”李治脸色铁青,“旦儿就不是什么成器的,他儿子更不行,孙子更废。”

        这段历史也让李治坚定了想法,直接把李显、李旦一家送出了京城,也让朝臣懂了他的意思。

        “太子其心可诛,朕杀他又如何。”李隆基仍然是梗着脖子不肯认错。反倒是又怀疑起了李亨。

        姜瑜又想起来了什么,“李隆基时期的军啊臣啊,该干啥干啥,不要对你们的皇帝抱有希望,他老糊涂了,改不过来,迟早还会重蹈覆辙,你们这些臣子百姓都不会有好下场,不如换人上位啊,加油。”

        姜瑜只留下了这么一句话,就关掉直播了。

        “这姜瑜怎么回事啊,整天撺掇着百姓谋反。”刘彻不满道,若不是他做的还行,恐怕退位的就是他了。

        “朕赞成,赶紧把这李隆基给朕赶下去!”李世民听到这话也不难受了,若不是条件不允许,他都想给后世人托个梦。

        李隆基一朝的朝臣面面相觑,大殿安静的落针可闻,没有人敢接这个话茬。

        “恶妇,你休想!”李隆基抬手指天,气的要死。

        骂完之后巡视群臣,最后目光停留在了太子李亨的身上。

        所有人都是一个念头,完了,姜瑜把他们架在那里了,再明显不过的阳谋。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koudaixs.com。口袋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koudai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