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解释了为何历史上的扶苏更多倚重六国来投的官员。
老秦人的氏族根本不承认他半秦半楚的血统,即使宣太后的血系同样来自楚国,但她多年来与秦人关系融洽,赢得了人们的尊敬。
他们的忠心仅在于纯粹的秦人嬴斯年。
这就是这些年始皇不断重用六国官员并且持续打击和分化旧氏族的原因。
尽管如今的扶苏是最有力的大秦继承者候选人之一,但他们在情感上仍不接受,不愿意辅助他。
始皇因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压制他们。
当年嬴斯年的突然离世对他们打击甚重,特别是他母亲芈雪,以及这些老秦国的宗亲氏族。
当时,整个秦国都视为其为嫡出。
支持嬴斯年的不仅是华、宣两派,还有秦地的老氏族诸如白、甘、冯、司马与杨等氏族以及王家、蒙家等大姓。
他们的合力力量无比庞大。
但令人震惊的是,在秦始皇二十年时,嬴斯年离世了!
此消息震惊了朝堂。他们曾向始皇质问,并引发一系列纷乱,迫使始皇请王翦主持军队大局。最终事态平息,这些秦国老宗族也受到了残酷的清洗。
现在他们在朝廷内的声势大不如前。
他们逐渐不再干涉关于继位者的问题,但是依然表明他们无法认可任何非正统出身的人选如扶苏等公子。
华聿表示:「阿翁,我没有撒谎,但那两人长得太像,就像……就是同一个!」
华阜眼神微凝,注视他的孩子。他知道华聿并不擅于撒谎而且拥有极好的记忆能力。
华阜接着询问:「他为什么要去曹官那里?」
华聿摇首回答:「不确定,我只看到那时他去了财务厅,这些日子案件繁重,我实在无暇细究,待明日稍有空余再去询问。」
华阜同意说:
「明白了。但在没有证实他是否为斯年前,请保持此事秘密,不要告知你兄弟与丘嫂。他们没有必要再担忧这个。」
犹豫的华聿问道:
「阿翁,我能理解这一点。但是万一他确实为斯年,我们是否应该将这事告知其他旧宗?毕竟当时事态与他们有关,且如今储君的位置还悬而未决。」
「而且…」
「大秦国太子之职还虚席以待呢!」
华阜深吸了一口气,拳头紧握然后放松说道:
「等等再说吧。」
「形势早已不同。」
「如果十年前斯年没有遭遇不测,在我们的辅助下肯定能成为太子,没人能提出质疑。」
「然而这些年变化很大。我们的老氏族在朝廷的影响已被逐步弱化。」
「现今朝廷由李斯等外来官员掌控,而王家与蒙家与我们表面友好而实际上已经渐行渐远。其余宗族也各自站队。」
「扶苏现在实力雄厚。他得到了华阳太后的庇护,并且一直试图团结六国的官员。他在朝中的支持不容小觑。而且其他公子也各自得到了不少的支持者。」
听罢,华聿一时无言,深知当今的宫廷局势如何艰难。
直到华聿离去,华阜瘫倒在地。他在口中低声反复
从学室出来的秦吏并不是一般的官员。
他们相当于现代社会的专业人士,地位天生就高于其他官员,并且他们的升迁机会比其他官员更加广阔。
他们有可能进入朝堂,位列 ** 。
而且《内史杂律》明确规定:‘候、司寇及其他下属官吏,不得担任官府的佐官、史官及禁苑的监督员。’
也就是说,那些没有进入学室进修的一般官员无法担任重要的高级职务,只能做一些基础或没有什么实际权力的工作。
在秦朝,
所有握有实权的官员都需要在学室接受进修。
进入学室的好处不仅仅是将来为官更为有利,在此期间,史子可以享受豁免徭役等优惠。
这也是为什么在那个时期会有大量士兵和平民冒充史子,或是一些学室内的史子不愿按期办理毕业手续,因为这些手段可以帮助他们躲避徭役或军役。
学室内教授的内容大致分为四个方面:
习字、作文、军事以及数学。
秦王朝推行‘以法治教,以吏为师’。
在学室内的习字,所学并不是后来常见的三字经之类的内容,而是《仓颉篇》《博学篇》《爰历篇》等启蒙读本。
结业时也有明文规定:
《说文解字》中记载,“史律: 学生十七岁以上方开始测试,需要默写出小篆五千字后才能成为官员。”
这就意味着必须具备至少五千汉字的读写能力才能够毕业。
秦统一前,严禁儒生入学室。
对于儒家的排斥态度显而易见。
《商君书》甚至直指《诗》《书》礼乐之类均为‘六虱’之弊病。
秦在统一后虽然渐渐接受不同学术门派并允许诸学派 ** 进入学室学习,但仍不允许史子接触儒家知识,更禁令在学室内传扬儒家文化。
因此,并不存在想象中儒生教你音乐礼仪,道家学者教导哲理之类的状况。
在这种情形中,不可能在学室内进行文学修养或者哲理性思辨的学习。
官办学室仅着重于实务和实际技能训练,教导学生们怎么去做个优秀的官员。
诸如未来可能涉及到的研究和审美素养,对于官府来说,都是无用的。
所需的仅是有实战经验且具专业技能的人选。
写公文,则要求行文清晰且无误。
即所谓“文无碍”。
即逻辑严谨没有缺陷的书面表达。
文书中主要是法律诉讼文件。
如其中内容有任何遗漏,将会直接造成不公平审判,这对于秦朝的官吏而言是最忌讳的。
这是他们日常工作中最核心的一项工作之一。
军事!
在当时官职分文武两类。
关于文科人员,毋庸多言;然而,武官人员例如县尉游徼亭长和负责缉查犯罪分子的角色都集中在治安维持职责。
秦人实行圈 ** 备制。
成年男子只要没有残疾均须服役。
此外,违反法例的人都有着良好的战斗力因此, 在这种条件下,想胜任一名胜任武官,则必须拥有强大的军事训练能力,不然很难控制那些强横的匪盗。
因此,对于军事方面的练习,秦长青感到很浓厚兴趣。
山里成长的生活使得他的体格非常出色。
然而他在射击、骑术等专业军事技艺方面却不擅长。
对于这一部分的提升,他也充满了期盼感。
总有一日……男人都向往那勇者的刀剑之舞吧?
当看到学室设有数学科目前时,起初,秦长青是惊讶万分的;可后来他明白,作【敏感内容较多,无法继续输出】
将食物递给少女后,秦长青也好奇地打量了她几眼。
少女的家庭背景不一般,至少不是普通的百姓。因为在秦朝,服装的颜色和样式都有严格的规定,少女身上的深衣大衺通常是士人或贵族这类地位较高者所穿的。
秦朝崇尚黑色。
寻常百姓大都穿着黑色的衣服。
即使是士人或贵族,大多也以黑色为主。
而这名少女竟然身穿红黑色的衣服!
在战国时代,五行理论广受欢迎,各个战国时期的七雄为了彰显自己的正统地位,选择不同颜色代表各自国家。
三国分晋后,
魏崇尚火德,因此红色盛行;
韩崇尚木德,于是偏爱绿色;
韩和魏两国分别占有木德和火德的位置后,赵国也进行了新一轮的五行理论推演,并制定了「火主木辅,木助其势,火旺不息」的新五行论,使得其色变为七分红三分蓝。
齐国由田氏取代姜氏成为新主人,也推出了「金炼火生,王气长久」这种理论来维护自身的正统性,使得国色转为紫色。
至于被视为蛮夷的楚国,
起初并不理会五行理论。但随着其试图融入中原文化和为了吞并周边小国做准备,也采纳了土德的称号,并将主色调定为土黄色。
而燕作为最接近宗室的诸侯国,则直接继承火德。但是他们认为,火德已显疲态,继续传承下去可能导致衰败,于是提出了以水德为主的「燕临北海,天赐水德」的说法,并推崇蓝色为主色调。
秦朝则以水德为根基,尊崇黑色。
在实际秦朝时期,并未正式宣告自己信奉的是水德,而是以黑色为代表。而那时,六国都知晓秦国的实际信仰。一直到秦始皇嬴政统一六国以后,秦国才正式确认自身是属于五行的“水德”。
当看到她的红黑服装时,秦长青不禁问道:“你是原魏国人吗?”
长青
听到这个问题,少女稍微犹豫了一下才回答道:“小女子名叫薄姝。”
“确实是出自魏地会稽。”
“近几年全家居于咸阳城中。”
“家中尚能维持富裕生活。可这段时间城里粮食稀缺,我们家里也出现了粮食短缺的问题,所以这几日我不得已出门觅食。让您见笑了,也非常感谢您的救助。”
秦长青微点头赞同。
虽女孩所说颇为含蓄,但他心里了解实际情况大概如此。随后他说:
“我叫秦。”
“别再称呼我公子了,我就是一位普通的秦民而已。”
虽然他对自己的才华充满信心,不输给当时的高等学者。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koudaixs.com。口袋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koudai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