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口袋小说
首页我给始皇开直播答题第133章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3)

第133章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3)

        萧瑀(575 年~648 年),字时文,出身于南梁皇室。他是梁武帝萧衍之后,昭明太子萧统的曾孙、南朝梁明帝萧岿第七子、梁靖帝萧琮异母弟、萧皇后弟弟。其生平经历如下:

        1. 隋朝时期:

        萧瑀自幼善于学习和书写,学问出众。因姐姐是隋朝晋王杨广的妃子,他跟随姐姐进入长安,并以皇后之弟的缘故,被隋炀帝委以机要事务,官至内史侍郎(即中书侍郎)。

        大业十一年(615 年),隋炀帝巡行北部边塞被突厥始毕可汗围困于雁门关,萧瑀劝谏隋炀帝赦免高丽以解雁门之围。解围后,隋炀帝懊悔听取萧瑀公开宣布赦免高丽的建议,将他贬为河池太守。

        2. 唐朝时期:

        唐高祖李渊攻入长安后,萧瑀以河池郡归顺唐朝,深受唐高祖宠信。618 年,李渊即皇帝位,萧瑀为内史令,成为李渊建唐后最早任命的五位宰相之一。

        626 年,李唐诸皇子间明争暗斗,萧瑀不顾个人得失,力劝立贤,坚决支持李世民继位。李世民即皇帝位后,萧瑀因处事严厉刻板、刚直不阿、屡次逆忤圣意等,经历了五次拜相,五次被罢相。例如,曾因与陈叔达在朝堂上愤怒地争论、弹劾李靖不当等事被罢相。

        3. 个人成就与荣誉:

        萧瑀曾以历史上分封子弟贵戚为藩屏的得失,建议太宗分封子弟为王,被太宗采纳。

        贞观十七年(643 年),萧瑀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九位。

        4. 个人特点:萧瑀为人刚正不阿,不贪财好利。他归唐之后,李渊将田宅归还给他,他全部分给宗族,自己只留下宗庙一座,以作祭祀。

        5. 后世评价:唐太宗李世民称赞他“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后世也多认为他是一位忠诚正直的大臣。

        648 年,萧瑀因其姐姐萧皇后去世受到沉重打击,再加上当时又身染重病,被李世民召往玉华宫后不久便去世,时年 74 岁,卒赠司空、荆州都督,谥曰贞褊公。

        段志玄(公元598年~642年),本名段雄,字志玄,今山东邹平市人。他是唐朝名将、开国功臣,唐太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排名第十。以下是他的一些主要经历:

        1. 早年从征与追随李渊:

        隋大业七年(公元611年),隋炀帝远征高句丽,十四岁的段志玄应募从征。后来,他随父亲段偃师客居太原,并得到李世民的赏识。

        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唐高祖李渊在晋阳起兵反隋,段志玄招募兵士千余人,被授为右领大都督府军头,并担任先锋。他参与夺取霍邑、绛郡,攻打永丰仓等战役,累功至左光禄大夫。之后,他随刘文静到潼关抵御屈突通,在刘文静被桑显和偷袭、军营溃散时,段志玄率领二十余骑冲阵,连杀数十人,身中流矢仍三次冲入敌阵,最终唐军军心大振,击败敌军,后又追擒屈突通,因功授乐游府骠骑将军。

        2. 屡建功勋与平叛立功:

        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秦王李世民东征王世充,段志玄在作战时马倒被擒,敌军两将抓着他的发髻要将他带走,在渡洛水时,段志玄纵身跳起,将二人拉坠马下,夺得马匹驰归,数百人在后面追赶但都不敢逼近。王世充、窦建德相继被平定后,段志玄因功升任秦王府右二护军。

        贞观八年(公元634年),段志玄被任命为西海道行军总管,率领边军与契苾、党项等部落兵马征讨吐谷浑,击破吐谷浑后率军追击八百余里,到距离青海湖三十余里时,吐谷浑驱赶着牧马逃走。

        3. 参与玄武门之变:

        太子李建成欲谋害李世民,以重金贿赂段志玄,企图诱其归顺,但段志玄拒不接受,并将此事告知李世民。武德九年(公元626年),他与尉迟敬德等人发动玄武门之变,诛杀李建成、李元吉,助李世民成为大唐太子。李世民即位后,段志玄迁任左骁卫大将军,封樊国公。

        4. 晚年及身后荣誉:

        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唐太宗封功臣为世袭刺史,段志玄为金州刺史,改封褒国公;贞观十二年,升任右卫大将军;贞观十四年,又加镇军大将军。

        贞观十六年,段志玄患病,唐太宗前往探视,并打算封其子为五品官,段志玄请求将官职封给弟弟段志感,唐太宗遂封段志感为左卫郎将。不久,段志玄病逝,终年四十五岁,赠辅国大将军、扬州都督,谥号庄肃(也作忠壮),并陪葬昭陵。

        段志玄为人正直、勇猛,治军严谨,深受李世民的赞赏,李世民曾称赞他“此真将军,周亚夫也不过如此”。他的后代也较为昌盛,长子段瓒袭封褒国公,官至左屯卫大将军。他在唐朝的建立和稳定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唐朝初期的重要将领之一。

        刘弘基(582 年~650 年),雍州池阳县人,是唐朝名将,被列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以下是他的主要生平经历:

        1. 早期经历:

        刘弘基年轻时放浪不羁,喜欢结交侠客,但不事生产,导致家贫如洗。他以父亲的荫庇被封为右勋侍,曾随隋炀帝征讨辽东。行至汾阴县时,刘弘基自料误期依法当斩,便与部属屠牛犯法,被逮捕入狱,一年后才被赎出。出狱后,他亡命江湖,以盗马自给,后来投奔太原留守李渊。他见李渊次子李世民气度不凡,便主动交好李世民,深受重用,与李世民关系密切,“出则连骑,入同卧起”。

        2. 开唐有功:

        协助起兵与前期征战:617 年(义宁元年),李渊密谋起兵,刘弘基奉命招募二千余人。当时,王威、高君雅准备在晋祠杀死李渊,刘弘基与长孙顺德埋伏在官厅后面,将王威、高君雅二人擒拿斩首。随后,他随李世民攻克西河,驻军贾胡堡,击败隋将宋老生。李世民进攻霍邑时,宋老生在城外列阵,败后弃马逃走,被刘弘基斩杀。刘弘基因功被封为右光禄大夫。接着,唐军到达河东,刘弘基率先渡过黄河,攻克冯翊,被任命为渭北道大使,主持渭北战事。他率兵西进,占据扶风,增兵至六万,然后南渡渭水,屯兵于长安旧城,在金光门外炫耀军威,并击败隋将卫文升。长安平定后,刘弘基功为第一。

        多次被俘与回归:刘弘基随李世民征战过程中也历经坎坷。在讨伐西秦霸王薛举时,唐军在浅水原交战不利,刘弘基力尽被俘。后来西秦灭亡,他才获释,并恢复官爵。之后刘武周部将宋金刚攻陷太原,刘弘基屯兵晋州,再次被敌军俘虏,不久又逃回长安。

        3. 屡立战功:

        刘弘基参与了多次重要战役,为唐朝的统一和稳定立下汗马功劳。他随李世民平定刘黑闼,被授秉钺将军;还曾与淮安王李神通在东起子午岭西至临泾一线修建防御设施,抵御突厥入侵。

        4. 晚年及身后荣誉:

        贞观元年(627 年),义安王李孝常等谋反伏诛,刘弘基因与李孝常有交往,受到牵连,被免官除名。后来他被起用为易州刺史,恢复封爵,还被征拜为卫尉卿。贞观九年(635 年),刘弘基改封夔国公,世袭郎州刺史。后来,他以年老为由,请求致仕,进授辅国大将军,俸禄及赏赐一如在职人员,每月只有初一、十五才上朝。

        贞观十九年(645 年),唐太宗亲征辽东,再次起用刘弘基,任命他为前军大总管,他在驻跸山作战有功,受到唐太宗的嘉奖。永徽元年(650 年),刘弘基病逝,终年六十九岁。唐高宗废朝三日,追赠他为开府仪同三司、并州都督,赐谥为襄,并将他陪葬昭陵。

        总的来说,刘弘基为唐朝的建立和初期的稳定、统一作出了重要贡献,是唐初的重要将领之一。他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位列第十一。

        屈突通(557 年 - 628 年),字坦豆拔,复姓屈突,奚族。(注意他不姓屈,他姓屈突,他也的确是这个字)他出生于长安,祖籍昌黎郡徒河县。屈突通是北周时期名将屈突长卿的儿子,隋唐时期着名将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以下是对他的具体介绍:

        1. 直言敢谏与军事才能初显:

        在隋朝为官期间,隋文帝曾派屈突通前往陇西巡查国家牧场,他发现当地官员隐藏了两万多匹马,便如实上报朝廷。隋文帝大怒要处斩涉事的 1500 人,屈突通认为处罚过重,以死进谏,最终使隋文帝免除了众人死罪,他也因此得到提拔。

        隋炀帝时期,屈突通参与了征讨高句丽等战事。大业九年(613 年),他平定杨玄感叛乱,因功迁左骁卫大将军。此后,他还多次镇压农民起义,在与农民军作战时非常慎重,虽无大捷,但也从未战败。

        2. 对抗李渊:

        在全国农民起义的打击下,隋王朝统治名存实亡。李渊在太原起兵后,沿汾水南下,准备进入关中。代王杨侑派屈突通率骁果数万驻守河东,与宋老生遥相呼应,以拒李渊。李渊计诱宋老生出城,两路夹击大败隋军,占领霍邑。随后,李渊军进至龙门,屈突通率军数万屯守河东,准备阻止李渊军入关。但因河东城高险峻,加上屈突通善于守城,李渊军难以很快攻下,便留一部兵力继续围城,亲率主力渡河西进,威逼关中。

        3. 被迫降唐:

        屈突通闻知李渊要攻打长安后,留下鹰扬郎将尧君素守河东,自己率部回救长安,至潼关附近被刘文静部阻遏。他与唐刘文静相持月余,处境窘迫。期间,有人劝降,他表示要尽忠隋朝。后来,桑显和夜袭刘文静军营,起初取得优势,但因军士疲惫停止进攻,被刘文静抓住战机反击,桑部全军覆没。屈突通见大势已去,仍拒降唐,准备去洛阳投奔越王杨侗。但他刚走,桑显和便献潼关降于刘文静。屈突通在稠桑被刘文静军追上,最终被迫归降,被擒送长安。

        4. 唐朝时期的贡献:

        降唐后,屈突通得到李渊的重用,授兵部尚书,封蒋国公,为秦王李世民行军元帅长史。他跟随李世民平薛举父子、王世充,为唐朝的统一立下汗马功劳。在击败薛仁杲后,军队缴获无数珍宝,众将领争相抢拿,只有屈突通秋毫不犯,唐高祖对他赞誉有加。

        玄武门之变后,屈突通出镇洛阳,积极安抚百姓,宣扬新政。贞观二年(628 年),屈突通卒于任上,享年 72 岁,获赠尚书左仆射,谥号忠。永徽年间,再次追赠司空。

        总的来说,屈突通一生经历了北周、隋、唐三个朝代,在军事上有着出色的表现,且为人刚正耿直、清正廉洁,是唐朝的开国功臣之一。

        这4个人名气虽然没有其他人大,但每个人都具有一定的功绩,对唐朝的贡献也是有的啊,不然也不会被李世民放入凌烟阁,列为凌烟阁24功臣之一。不得不说李世民对待降将,特别是有能力的还都是挺好的,不信的话,你看魏徴,他一开始可不是李世民的部下,而是人家正规太子李建成的呀,按理来说李世民应该是要将这种人赶尽杀绝的,但他还是留了下来,这也为日后成就了一段君臣佳话做了铺垫。不过可能被魏征骂的狠了,在他死后又因为那个太子李承乾谋反,导致李世民把人家碑推了,不过最后又立回去了。好了,今天就说到这里,明天我们接着说4位名气也不算很大的凌烟阁功臣,他们分别是殷开山,柴绍,长孙顺德以及张亮。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koudaixs.com。口袋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koudai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