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口袋小说
首页我在尊魂幡里当主魂无错第69章 朝议

第69章 朝议

        第69章 朝议

        靖安侯是真的不信。

        这说出去也不会有人信。

        三个月前伤了腿脚的人,转眼间成了先天宗师。

        真以为宗师是地豆子,论筐捡?

        上个月才见了一位草莽之中的宗师,今儿个自己家就出了位宗师。

        靖安侯觉得自己应该是在做梦。

        也许不是他在做梦,而是刚刚站起来的温岳在做梦。

        不过,温岳的声音击碎了他的迷茫。

        只听到铿锵有力的四个字:“先天,宗师。”

        眼见父亲那渐起惊疑的神色,温岳也不再废话,手掌往门柱上一按。

        入木两寸的手印清晰可见。

        “这事儿就这么定了。”

        “我会与丈人通气,到时朝议此事之时,还请父亲帮忙举荐我。”

        话音落下时,温岳已经背着手离开。

        以他先天宗师的实力,其父总归要答应他的请求吧。

        也不需要其他的手段规劝。

        此印足矣。

        靖安侯怔怔的盯着手印,直到不自觉将手掌放上去比较。

        这才猛然惊醒过来。

        漆红色实木门柱,炼脏境高手能斩断却不能单靠肉身打出此印。

        入木两寸,还异常的轻松。

        应当先天宗师无疑。

        “大宗师?”

        靖安侯站在原地久久不能平静。

        眼睛看着门口。

        三日后。

        朝议。

        两侧四排,一直排到大殿之外。

        不足六品的官员连踏进大殿的资格都没有,只能沿着台阶的延展而站。

        大朝议很罕见。

        更别提像是今天这样齐全。

        大家倒也不奇怪,今日要厘定的东西比较多。

        且罗河一役战败,皇帝也需要知道朝中大臣对兵戈的看法。

        看看能不能商量出来个章程。

        到底是议和还是继续打下去。

        如果要议和的话又派谁去,若是继续打的话应该用哪方宿将,又如何征调兵卒。

        虽然梁帝已经与宰辅们通过气,并且朝野之中大多都是聪明人,他们明白是梁帝想要议和了。

        止兵停战,休养生息是国策。

        只是梁帝不能直言不讳的提出来,必须是大臣提出来。

        不然消息传出去,百姓如何看待皇帝?

        软蛋天子岂不是贻笑大方。

        别人都可以错,皇帝不能错。

        但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北边的军费一直是个大问题,又连战连败,继续打下去就是要拖垮大梁百姓。

        梁帝扫视一圈,只可惜他不好从士大夫的手里拿钱,士绅也不愿意出。

        如今国库已经要见底了,最后还是要把赋税加在百姓的身上。

        百姓能有多少钱?

        搜刮来去也不过是几个没有油水的铜板。

        高全高声的喝唱礼之后。

        君臣见礼,王公大臣躬问圣安。

        大朝议随之开启。

        “有本启奏,无本退朝!”

        “臣,有本奏。”

        站在最前方的三位宰辅听的眉头一皱。

        他们的队伍中好像都没有这个声音。

        而且原本准备冲锋的小弟官员也都错愕的看着迈出一步的人。

        那人身着赤色蟒服,八方步一迈,看起来霸气十足。

        说话之人,正是靖安侯。

        眼见靖安侯已经身先士卒,安南伯翻了翻自己的笏板,压下心中的悸动。

        当日接到消息的时候,安南伯的心其实已经凉了一大半。

        温岳既然已经站了起来,那婚约之事估计就要告吹了。

        没想到靖安侯竟然告诉他,婚约照常进行。

        只不过要举荐温岳担任平北先锋。

        安南伯不明白靖安侯的意思。

        须知战争不是过家家。

        温岳是兵马司副统领不假,却不曾听说用兵如何。

        直到靖安侯透露温岳破而后立进阶大宗师,安南伯完全惊呆的同时也收回了自己的话。

        大宗师的实力,别说是先锋官了,就是跑到敌军大营转一圈都能囫囵回来。

        安南伯最后还是亲自见了温岳一面,确认温岳已经站起来就已经令他松了一口气。

        虽没有真正见过温岳出手,但是观其气息已经返璞归真,显然不是一流境界。

        “平身。”

        梁帝也带着诧异的神色看向靖安侯。

        如果他没记错的话,这位外出镀了一层金,之后接手其父爵位的靖安侯一直都很低调。

        不过也无妨,大朝议的时间很充足,些许插曲不会影响大局。

        “臣,提议再起大军。”

        话音落下,还有些暖意的大殿,登时气氛凝固,冷意直冲。

        众人更是大气都不敢多喘。

        梁帝面如平湖,眉头却不合时宜的皱了一下,导致九株冕疏稍有晃动。

        当可察觉此时梁帝心中的不平静。

        三位宰辅已经用余光瞟见是谁开了口。

        还以为是什么鸡毛蒜皮的小事儿,也都没在意。

        谁想到往日里怯弱的靖安侯,竟然敢在这个时候冲锋陷阵。

        三人互相观察,这靖安侯到底是谁的人。

        只是均没有从对方的脸上察觉出什么,不免腹诽一声老狐狸。

        “温候觉得,此军主帅谁可担此重任?”

        “安南伯、武定将军可担此任!”

        靖安侯腿肚子都是抖的,这是他和安南伯商议之后定下的策略。

        既然要扶温岳,中军将帅肯定不能是外人。

        但是靖安侯不堪大任,所以只能安南伯来。

        早年安南伯以军功封伯,又为三品武定将军,任中军主帅完全够格。

        梁帝真的很想挠头。

        他确实听说了靖安侯和安南伯联姻的事情。

        瘸子世子配瞎子嫡女,残残联合。

        梁帝也只当是笑谈听听。

        怎么转眼之间,这两家残废这么硬气了?

        梁帝不由得将目光挪向站在武将从列的安南伯。

        络腮胡,身形魁梧的安南伯倒是紧张的攥着笏板,但是看那样子,也不像意外,反而像是在等他的答复。

        梁帝真想好好询问一下靖安侯怎么想的。

        把自己亲家公弄到战场送死?

        而且,原本和三位宰辅定下的先锋可是靖安侯。

        这么一看,梁帝突然觉得,好像有点意思啊。

        要不是大朝议的气氛正凝,梁帝估计要笑出声来.

        这阴差阳错的玩笑未免开的太大了些。

        “臣有异议。”

        “二十年征战,大军空耗,十室九空,国库见底。”

        “赋税更是加了两成半,百姓苦不堪言。”

        “此时不停战议和,只会将百姓拖垮。”

        “到时,必然激起民愤。”

        “臣觉得靖安侯没安好心,请斩靖安侯。”

        说话之人身着深青色官服,手执白玉笏板,一副大义凛然的模样。

        这是有得到指示的小弟开始冲锋了。

        至少要把事情纠正到正轨上。

        “臣附议。”

        “臣也觉得胡大人所言甚是。”

        哗啦啦的一大片中层官员。

        均支持这位穿着深青色官袍的胡大人。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koudaixs.com。口袋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koudai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