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口袋小说
首页学姓名学看什么书籍第127章 硬骨头的袁安

第127章 硬骨头的袁安

        九三:干父之蛊,小有悔,无大咎。

        匡正父亲的过失,有些许悔恨,没有大的灾殃。

        汉和帝夺取政权的过程惊心动魄,刘庆和丁鸿之外,有一个人不得不提,这个人就是袁安。他如果不死,一定是汉和帝亲政的第一大功臣。

        袁安(卒于公元92年),字邵公,汝南郡汝阳县(今河南省商水县)人,他是袁绍的四世祖。汝南袁氏是名门望族,袁氏家族四世三公,从袁安始。汉和帝少年登基,面对窦氏外戚专权四顾无助之时,是袁安第一个站起来,屡次谏诤朝廷,刚正执言,维护着汉和帝的帝皇尊严。

        1930年,出土的《袁安碑》对研究东汉时期社会政治、文化以及袁安家族历史有着重要的作用。

        袁安是一个很有原则的人,有原则的人通常显得有些古板,却又庄重威严。他在担任县功曹的时候,有一次去找州从事办事。事情办完后,这位州从事请袁安帮他带一封信给县令。袁安拒绝了,他说如果是公事,请让邮递员帮您送信,如果是私事,就不应该找我帮忙。

        瞧,就是这么刚的一个人,怎不让人又爱又恨?他刚起来连皇帝的话都敢不听。

        公元71年,楚王刘英因谋反被抓,他一口气供出了几千个同伙。汉明帝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皇帝不急的时候太监都急,更何况皇帝又怒又急呢?负责审案子的人严刑逼供,罪罚从重,很多人屈打成招,误判死罪的也有不少。

        案子交到楚郡核实。楚郡三府都不想接这烫手的山芋,于是推荐袁安来办理这件事。袁安受命,他直接去监狱提审那些证据不充分的犯人,走过合法流程后就放了他们。

        楚郡那些具体经办此事的公务员们都吓坏了。他们跪下来给袁安叩头,说这些人都该和刘英同罪,放不得啊。

        袁安告诉他们说,如果不合律法,我负全责,绝不连累你们。瞧,他就是这么刚。

        汉明帝为什么谥号为明帝呢?他为政虽然严苛,但也是一代明君啊。他朱笔御批了袁安上报的折子,这一放,就是四百多个人家啊。

        公元72年,袁安任河南尹,以政令严明而刑罚宽和被看重。公元83年,袁安升任太仆,九卿之一,秩两千石,妥妥的省部级高官。

        公元86年,袁安司空,位居三公。第二年转任司徒,相当于西汉时期的丞相。

        公元88年,汉和帝即位,窦太后临朝听政。袁安开始硬刚窦氏外戚。

        窦宪上书请求北击匈奴时。袁安与太尉宋由、司空任隗和九卿上书劝止,理由是匈奴并没有进犯边塞,此番无故出兵是浪费国家钱财,而谋个人功业。架不住窦太后一意孤行,大部分人都退缩了。到最后只剩下袁安与任隗两人仍在据理力争。

        从这件事来看,袁安当然很有气节,可圈可点。窦太后也挺有气度,并非一无是处。

        窦宪毕竟还是出兵了。窦太后的两个弟弟窦笃和窦景又开始在京城胡作非为。袁安一口气弹劾窦景擅自调集边军,司隶校尉郑据和河南尹蔡嵩依附权贵,请求罢免他们并依法治罪。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司空任隗也没有闲着。

        神奇的是,窦氏兄弟继续骄纵专横如旧,而袁任两人检举弹劾的那些二千石以下官员,有四十多人被降级罢官。窦氏兄弟恨这两人恨得牙痒痒的,但袁安和任隗却依然活得很好。

        我相信在皇宫内院之中,一定有一个人一边在纵容窦氏,一边在保护忠臣。这个人,绝对不是十岁不到的汉和帝。

        类似的故事持续在上演。

        袁安继续反对他该反对的,而窦氏继续做他们想做的。窦氏总能得偿所愿,而袁安也一直安然无恙。

        公元91年正月,汉和帝加冕服,窦太后竟然命袁安为宾,还赐予他束帛和乘马。

        也许窦太后什么都明白,只不过她舍不得手中的权力,又过度纵容了自己的兄弟,但她定然时刻提醒自己,要守住某条底线。

        当天子幼弱之际,外戚当权之时,袁安成了守护汉和帝帝王尊严的那个人。

        公元92年,袁安去世。数月后,汉和帝开始亲政,拜袁安的长子袁赏为郎。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koudaixs.com。口袋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koudai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