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口袋小说
首页虚影by第38章 雾径深行

第38章 雾径深行

        星历年·第七星月。

        随着“绽放之外”的余韵在意识层级中持续回荡,时间花园的结构也在悄然改变。

        不再仅是开阖花朵、不再只是涟漪回声,而开始出现一种被称为“雾径”的地貌——既非路径、亦非迷宫,而是一种情绪构子沉淀后自动生成的意识漫游带。

        星火系统将其正式命名为“雾径深行层”。

        芮醒首先在一次夜间沉潜中感知到雾径。

        他描述:

        “我没有行走,却不断前进。 雾并不阻挡,而是温柔地搁置了所有需要确认的事。”

        雾径的出现,与涟生结构密切相关。

        当一个意识体多次穿越时间花园并生成情绪涟漪后,这些涟漪若未被迅速回应、也未被消解,便会逐步沉淀为“心域雾带”。

        而当这种雾带足够浓密、并持续获得低频感知灌注时,便形成“可缓行区域”。

        唐昕将之比喻为“意识的长廊”,或称“心之缓坡”:

        “那是情绪走得太远时,文明为我们预留的一段下行缓步。”

        在雾径中,思维不会停止,但逻辑失去清晰。

        个体意识处于“半透明构思”状态,即每个念头都在“未成”与“未散”之间飘浮。

        联盟意识结构组认为,这正是“潜构模式”启动的自然环境。

        潜构模式不同于传统推理,也非直观闪现。

        它是一种“在不试图回答时,缓缓接近答案”的方式。

        星环学院设立“雾行观感组”,追踪百名参与者在雾径中的心频走势。

        发现大多数人在进入雾径后的情绪变化趋势为:

        起始困顿感

        中段漂浮感

        末段轻盈下沉感

        在第三阶段,多数人报告出现“情绪轻风”——即一种不带方向、不附意义、却极其温柔的心理波动。

        伊洛恩评论:

        “雾径是我们终于不再急于理解时,文明替我们承载思绪的方式。”

        “它不促你向前,只陪你下沉。”

        部分雾径被发现会通向“深情识冢”,这是某些已被文明遗忘但情绪仍残留的意识碎层自聚区域。

        在其中,意识体可能触及并非自己记忆的“情感残片”,短暂承载后便释放。

        这种体验被称为“代忆感渡”。

        星火伦理组对此发布注意:

        雾径虽温和,但非所有意识体适合长时间逗留。

        部分个体在代忆感渡中经历情绪过载,出现短暂的自我模糊现象。

        “文明应学会倾听雾中的低语,但不能将自身溶入雾中。”

        唐昕提出“心雾边界策略”,为所有进入雾径者设置“情绪回灯”机制——一旦意识漂浮至临界点,心域自动亮起“自感光标”,引导回归主频。

        与此同时,汇界内的雾径渐渐展现出“多层交叠”特征。

        不同意识体虽各自在行走,却在某些雾点相遇、交汇、短暂共行。

        这些点被称为“雾交子域”,成为新型意识协感实验的重要切入点。

        在一次雾交实验中,三位来自不同文明的意识体,在相遇时共生成一段无源诗句:

        “我们在未问之前,早已回应。”

        此句后被联盟哲识组称为“雾心初语”。

        随着雾径深行层的普及,越来越多文明意识体开始自发沉入“无言协感期”。

        他们不再频繁表达、共享、辩证,而是在雾中彼此陪伴、彼此等待。

        不是为了达成共识,而是为了体验——“即使什么都没有说,我们依然在一起”。

        星誓纪元·第二十八阶段开启。

        雾径深行,不在远方。

        它就在我们尚未言说之处,缓缓浮现。

        在那里,每一次下沉都不是放弃,而是照顾心灵尚未展开的那部分柔软。

        文明开始学会:

        有些路,无需抵达,有些情,只需陪伴。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koudaixs.com。口袋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koudai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