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四月初,蜀中已经大体安定,但山南道的一封战报却让整个天下为之侧目,任谁也没有想到的是,方虬和薛巨鳞所部,居然走出了巫山。
不过入山之时的数万众,到达山南道不足八千。
方虬所部出出山的地点在金州,而之前因为各部被夔州的赵成浚和刘台卿吸引了目光,所以方虬率众出山之后,一路上没有遇到劲敌,连续攻破了两座县城,成功获得了大批的补给,并且又裹挟了不少流民加入,队伍重新扩充至万余人。
山南西道告急的消息,以最快的速度,在几日之内就到达了上京。
在加上前段时间陇西方面传来的军报,也就是说红莲军在蜀中的发展虽然失败了,但仍旧是不可小觑的威胁。
道君皇帝在看到加急战报之后,并没有心急火燎的召集重臣议事,只是让人叫来了三个人。
太子,左相李辅之,英国公傅懋修。
很显然,只看召集的人选,就知道他是想要在短时间内拿出决策,而不是像此前一件事可能商议个十次八次都没个结果。
“方虬这逆贼,想不到还真让他走出来了...夔州那边跟逆贼成浚所部一直在兜圈子,现在方虬所部在金州,成浚所部在夔州,方蛟在陇西,蜀中虽然安定,但山南西道和陇右道却需要小心提防...”
赵元檀在传看过军报之后,也是不由的感叹红莲道剿之不尽的难缠。
李辅之也赞同道:“殿下说的不错,红莲乱贼四处流窜,且剿之不绝,想要一劳永逸,很难,除了继续推行坚壁清野之策外,山南两道的领兵之人也该动一动了...”
李辅之的意思很明白,那就是对于山南两道几位统兵大将的表现很不满意。
包括夔州大都督朱灵石,襄州大都督程锦堂,荆州大都督王鹤臣等一批人,这些也都是算武勋宿将,除了朱灵石尚还年轻,只有三十余,其余都是从军几十年的老军伍,仗打成这样,别说喜欢挑刺的御史台了,就连一向持重的中枢宰相都明言道该动一动,也从侧面说明这些人的战绩的确是不能让人满意的。
傅懋修这边是最后一个看军报的,而且看的时间最久,也最仔细,在两人说话之后,他却依旧默不作声的又反复看了看几份军报。
知道道君皇帝这边询问一般的目光看过来之后,傅懋修才出言道:“李相所言甚是,臣附议。”
按照文武之别,傅懋修原本是应该替几人辩解几句,但就冲这些军报的内容,前线这些同为武勋世家的同仁们,也是没给傅懋修说话的机会。
这也足以说明,却是该作出一些调整。
这边李辅之继续说道:“臣以为,蛇无头不行,山南两道需要一名将坐镇,节制诸军,统一指挥剿匪之战.....”
而这边赵元檀则主动请命道:“李相所言甚是,儿臣愿意再往山南道典军,尽快剿灭红莲逆匪,安定西南...”
赵令渊听着赵元檀的请命,却是没有像上次一样点头同意,而是摇摇头,“你是储君,不可轻动,还是留在上京吧,不能什么地方出了点事就让你这个太子过去,成什么体统?此前让你以大元帅统兵,是为了让你熟知军务,历练一番,如今再让你去,好像显得朝廷已经无路可走一般...不妥,不过李相所言,朕深以为然,英公,就以你为山南两道行军元帅,节制两道诸军,你以为如何?”
傅懋修这边一听到此言,立即起身一拜,然后正色道:“臣傅懋修世受国恩,剿匪之任本当责无旁贷,奈何臣子津川为剑南节度使,权责过重,而山南剑南两道相邻,臣若为山南道行军大元帅,又统精兵十数万,数十州之政,此非臣父子可以为之...”
赵元檀和李辅之两人很是意外,他们没想到赵令渊会提出让英国公傅懋修去山南道为帅。
因为明眼人都清楚,在傅津川这个当朝名将回京之前,傅家人不会在出外领兵,担任要职。
更遑论是与剑南道相邻的山南道,还是行军大元帅这样军政大权在握的要职。
毕竟这就相当于把西南半壁数十州,还有几十万大军都放在傅家父子手里。
这样一来,傅家父子手中掌握的力量可就比起辽东的吴家还要危险几分。
所以在他们的认知中,即便是这个位置非常适合让傅懋修去,但只要剑南道还是傅津川担任节度使,那傅懋修就是最不适合的人选。
这无关于傅懋修是否是忠心不二,也无关于傅家父子跟赵家父子的私交。
为了朝堂乃至天下的安稳,无论是皇帝还是太子,亦或是宰相,都要极力的避免能够造成危险的军权向着一个家族倾斜,平衡之术是一个帝王该具备的最基础的能力。
所以赵令渊的话就很让人奇怪了,但如果是试探那就解释的通了。
但这种事,本应该是潜移默化,不可明言的,傅懋修若是以其他借口推辞避让,也算是合情合理。
但他偏偏就把这些忌讳很直白的说了出来,这就更让太子和宰相惊讶了,这是在做什么?
这样很反常啊。
以往赵令渊和傅懋修君臣两人通常是极有默契的,有些事情甚至不必言说,一个眼神就能心领神会。
但就这件事而言,本应该是在默契之内,谁都不去提的,怎么突然?
这时候赵令渊开口道:“英公不必多想,山南道的局面,非卿不能安定,不必推辞,至于卿所言三郎在剑南道,父子同在外领兵,有违祖制,这也容易,城阳公主临盆在即,而剑南道业已安定,依朕看完全可以让三郎回京,以全其父子之伦,三郎这几年一直在外,也是苦了他了啊...”
这番话却是三人都明白过来,原来是要让傅津川回京。
这样一来,可就说得通了。
毕竟剑南道那个地方,可是全天下最容易割据自立的地方,之前战事紧急,不得已启用傅津川,原本想着傅津川可能最多也就当个三五年的节度使,现在按照形势来看,真让他做个三年节度使,剑南道上下怕是大半要姓傅了。
这倒不是说傅津川有异心,委实是这年轻人的治军御下的手段太过骇人。
与此相比,傅懋修却更容易让人放心。
虽然威望和资历更高,但比起用兵是当世一流的儿子而言,英国公傅懋修至今还没有亲自指挥过一场战役。
所以让锋芒毕露的傅三郎回京雪藏一段时间,而启用傅懋修去主持山南道的平叛事宜,在道君皇帝看来,是极为妥当的。
这利剑刺出,也要能收得回。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koudaixs.com。口袋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koudai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