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口袋小说
首页悠闲生活在火红年代第20章 好孩子

第20章 好孩子

        要说四合院有坏人,有,肯定有,哪个时期没坏人?

        要说四合院里邻里关系好,其实也挺好,天天抬头不见低头见,总有帮人或被帮的一天,为自己考虑也不能处的太坏不是,毕竟远亲近邻嘛!

        杨庆有这会就体验到了远亲近邻的好处。

        “冯嫂子,水太多了,成泥汤了。”

        “啊!儿子,再去铲两锨土。”

        冯师傅的儿子,冯勇幽怨的瞅了眼自个老妈,拿着铁锨出门。

        “朱婶,您看这样成吗?”

        朱师傅他媳妇成了现场专家,全因朱师傅权威,他媳妇顺道成了专家。

        杨庆有就是听了朱婶的话,这才把灶台加到窗边,和土炕连到一起,美其名曰:做晚饭时可以顺道烧炕。

        于是杨庆有和一帮老娘们在朱婶的指挥下,干的有条不紊,一塌糊涂。

        “成,挺好的,就这么垒,后面再加高一点,烟囱不高一点,烧饭时呛人。”

        “啊?那加了烟囱,炕不就不热了。”

        “说的也是,也不能不要烟囱,总不能天热了还烧炕吧!”

        “那院里谁家还有灶台,咱过去看看呗!”

        “没人用了,大家都用煤球做饭,烧柴太贵。”

        杨庆有总觉得迷之自信的朱婶不可信,奈何他又不懂,没法反驳。

        “那就按您说的来,咱们砖多,到时不成拆了重垒。”

        拆了重垒这四个字,对朱婶的刺激有些大。

        “这是打你朱婶脸呐,保准成,错不了。”

        “得嘞,听您的。”

        最后还是有人看不过去。

        “烟囱上面加块砖,冬天堵上,夏天挪开。”

        冯婶的一句话,把杨庆有和朱婶从烟囱困境里解救了出来。

        灶垒的怎么样先不说,反正大家伙挺快乐的。

        当然这是前院的邻居们。

        四合院看似一个整体,大家又仿佛泾渭分明。

        就和村里生产队一样。

        明明大家一个村,各生产小队内部总要亲近一些。

        95号院也是如此。

        就像现在,倒座房的活就没见中院的出来帮忙,都是前院邻居们伸把手。

        前中后三院,前院自成一体,人多事少,三大爷不顶事,也就意味着不管事,颇有些无为而治的味道。

        邻居们只好自个争气,减少邻里矛盾。

        虽说一大爷是全院的一大爷,但他首先是中院的管事大爷,所以前院的人还真不见得有多愿意搭理他。

        再说这会儿他还不是八级工,一个六级钳工放工厂里没啥稀奇的,回院里也就没了特殊光环的加持。

        听院里老娘们扯了半天犊子,杨庆有也大概摸清楚了四合院现状。

        中院吧!

        一言难尽。

        爹跑没妈的傻柱是个惹祸精,隔壁贾张氏有张破嘴,贾张氏的邻居也不是省油的灯,是个没占着便宜就算吃亏的主,头顶还有个万事伸手的管事大爷。

        简单来说,是个火药桶,不点都炸的那种,也亏是易中海,换别人一天不炸上三回都是轻的。

        后院也不容易。

        聋老太太不敢管,许大茂不能管,剩下的那五户,个个牙尖嘴利,就二大爷那张破嘴,正常话都说不明白,管起来更费劲。

        整个95号院,最让杨庆有疑惑的是,仿佛安排好一样,中后院全是轧钢厂的人,前院则一个轧钢厂的都没有。

        阎埠贵的红星小学是个集合体,不单是轧钢厂的子弟学校,机械厂、炼钢厂、面粉厂的子弟也在那上学。

        在这个以集体荣誉为荣的年代,身份上,前后院就有隔阂。

        中后院的轧钢厂员工骨子里有种大厂的优越感,看不起前院的一盘散沙,也怪前院,九户人家,愣是没有同单位的。

        可惜了,又没看见四合院一美。

        都不上厕所的吗?

        杨庆有暗自叹息。

        夕阳西下,只留一丝红霞,远远的传来声声钟响,大伙开始清理地面上残留的泥土。

        五点了,工人们已经开始下班,各位姐婶们着急回家做饭。

        “先别着急走。”

        杨庆有匆匆洗了把手,回到内屋,取出早就晾在炕上的烧饼。

        邻居帮你是人情,送邻居烧饼同样也是人情。

        “谢谢杨哥。”

        冯勇最积极,毫不客气的接过烧饼,就往嘴里塞。

        “想得美,还没到饭点,吃什么吃。”

        冯婶夺过烧饼,踢了一脚自家儿子,转头对杨庆有道谢:“小杨,那婶就不客气了。”

        客气的不是三分钱,是那二两粮票。

        “嗨,说这话多见外。”

        一共也发不了几个烧饼,东厢的李师傅全家就俩人,一个上工,一个上学,没来帮忙。

        剩下的即使大人没来,孩子都没落下,全蹲院门后和泥巴玩。

        杨庆有没区别对待,凡是来人的,一家不落,一共送出去了八个烧饼。

        这年头孩子懂事的让人心疼,除了冯勇,剩下的全都拿着没吃,美滋滋的往家跑,

        尤其是李奶奶的孙子,边跑边喊:“奶奶,杨哥给咱家一个烧饼。”

        这一吆喝不得了。

        在院门一块玩的孩子中,有一名人,曰:棒梗。

        俗话说好,小孩三岁看小,七岁看老。

        八岁的棒梗以得贾张氏三分真传,堪称95号孩子王,没小孩敢惹。

        只见他拽着杨庆有的衣角,瞪大了双眼,理直气壮的问道:

        “我们家的烧饼呢?赶快给我。”

        杨庆有一脑袋问号,这谁家孩子?

        “你叫什么名字?哪家的孩子?”

        “我叫棒梗,贾东旭是我爸。”

        哦!

        一美的儿子,难怪。

        杨庆有恍然大悟。

        小杨同志一脸坏笑:“那你妈妈叫什么?”

        “我妈是秦淮茹。”

        “就是见天蹲水池旁洗衣服的那个吗?”

        “啊?你管这么多干什么,和你有什么关系。”

        “你不说,我怎么确认你是棒梗,万一是别院的孩子冒充的,岂不是让别人占了便宜。”

        这会儿八岁的棒梗已经开始迷糊了。

        “额....洗衣服的有好几个。”

        杨庆有谆谆教导:“那你妈妈有什么特征。”

        棒梗歪着脑袋,开始努力回想应该怎么描述自己妈妈。

        “我妈漂亮,头发最长,屁股最大。”

        棒梗呲着大牙,对自己的描述很满意。

        还得是你啊棒梗。

        杨庆有揉了揉小屁孩的蘑菇头,笑道:“好孩子,没错,你就是棒梗。”

        说罢,把油纸包里的最后一个烧饼,给了面前的小屁孩。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koudaixs.com。口袋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koudai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