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口袋小说
首页葬怎么写第一百四十八章 十年 十二

第一百四十八章 十年 十二

        第一百四十八章十年(十二)

        穆耳的意外之死导致了历史在姜明的面前更加显得,他这只蝴蝶,在回到宋朝扇动的那一下翅膀,终于在元朝那风雨到来之际造成一场飓风。\。qΒ5.\\

        真金去世,迫于几个儿子的虎视眈眈,忽必烈也没有明确的立下太子。不过,忽必烈命真金幼子铁穆耳抚军漠北,行前以皇太子旧印授之,使其位居于数年前即已出镇岭北的兄长甘麻剌之上。

        忽必烈确实有意要让铁穆耳继承帝位。但即使从汉制的角度说来,铁穆耳的嗣君地位也不是必定无的。而若按照蒙古旧制,大汗去世后,则当由皇后临朝摄政,再择期举行忽里台大会,由宗室勋旧“协谋推戴”新汗登位。在这个过程中,皇后的个人意志就很可能在新君人选问题上发生重要影响。继察必以后被立为皇后的南必,权势日大,经常干预朝政,相臣常不得见帝,辄因后奏事焉。南必有一子,名铁蔑赤;世祖的其他儿子,当时活着的也还有好几个人。忽必烈死后,铁穆耳能否顺利地入继大统,困难是很大的。

        忽必烈其实早就意识到身后帝位继承问题上的层层阴霾。

        他驿召待命伯颜回朝。看来他决心循用中原王朝以顾命大臣宣布遗诏的故事,来实现自己的意志。这时的中书右丞相完泽虽然曾任詹事府首任长官,是真金旧人,但他是一个典型的圆滑世故的官僚,很难期望会有刚毅果敢的作为;而伯颜是在战争中磨练出的主帅,这时又以知枢密院事掌天下兵权,所以最终被忽必烈选为“扬命群王”的代言人。

        为了增加铁穆的威望,在一些必胜的战役中会派遣其参加,以增加铁穆耳本人的战功同时结交一些掌管军事的主帅,为其以后顺利登上大统打好根基。

        而这次的乃颜突然发难,来想着以大军合围之势,再加上乃颜的势力被剪除的七七八八了,所以让铁穆耳亲自前去。谁也没有想到,就在这样一个小小的战役中,铁穆耳竟然死在一次小小的偷袭之中。纵然是在蒙古人作战很多情况之下都是主帅带头冲锋的情况之下也很少有伤及主要将领的事情发生。

        本来这次也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更何况还有阿塔海等久战老将在一边辅佐,谁也没有想到的事情,就是姜明所提出的钢炮个不应该出现在元朝的火器,在元军措手不及之下,竟然发生了炸营。而铁穆耳却冤枉的死于经验之战。

        在姜明的印象中,铁穆耳的生平这样的。铁穆耳,元朝第二代皇帝元成宗儿只斤穆耳,蒙语称完泽笃皇帝。元世祖忽必烈之孙、忽必烈次子太子儿只斤金之子母弘吉剌氏阔真。

        忽必烈逝世。同年四月,古诸王贵族召开选举皇帝的忽里台于上都。会上穆耳与长兄晋王甘麻剌为继承皇位竞争激烈。尔后,铁穆耳在其母阔阔真、重臣伯颜和玉昔贴木儿的支持下宗室诸王会议推立为帝。建元元贞,后改大德。

        穆耳鉴于忽必烈年宠信桑哥、用兵海外等错误礼汉人旧臣。限制诸王参与地非法活动。罢侵日本、侵安南之役。减免江南地区地一部分赋税。又令编辑整理律令。这些措施使社会矛盾暂时有所缓和。因此。他在位前期基本上保持了守成地局面。

        不过。他在位时。元军成功地击败了都、笃哇地侵扰。迫使察合台和窝阔台两兀鲁思地统治者息兵请和。重振大汗在西方诸汗国中地宗主地位。基本上结束了西面延续四十多年地皇室内争。

        铁穆耳即位后起用地军国重臣。差不多全是忽必烈朝后期地原班人员。这就从人事方面保证了按世祖遗规实施“持盈守成”地国策。成宗一朝守成政治地基本精神。是对内外都强调宽宥“惟和”。即位翌月。成宗即决定罢征安南。将年前被忽必烈拘留地安南国陪臣陶子奇释放回国。遣使持诏抚慰;同时将至元三十年任命地安南行省平章刘国杰改授为湖广行枢密院副使。大德二年。臣下用兵日本地建议亦被成宗拒绝。在西域方面。元军防线到大德中叶也稍事退缩。从火州撤至哈密。以期减少西北藩王对岭北地侵扰。

        在此前后。广西洞寨骚乱。帅臣建言征讨。枢密院已奏准发兵。廷议后仍追回成命。遣人招谕。虽然尚芶且而不图进取。但在当时情况下。他凡事“处之以安静”。毕竟还是收到了一定地成效。被誉为

        君。

        在姜明地心里。铁穆耳是做事最为贴近忽必烈做事方法地蒙古人。也就是由于他地存在。而结束了西北延续四十多年地皇室内争。是元朝稳定了一个阶段。否则。蒙古人绝对不会在中原坚持有百年之久。因此。在决定在宋朝一战拳脚地时候。就小心留意真金和铁穆耳地消息。

        在他的潜意识中,被汉化的蒙古人,有着我们中华文明的智慧加上草原上游牧民族的凶悍。才是最难对付的敌人,因为华夏文明赋予野兽以智慧。野兽会用更加尖锐的牙齿来撕咬着文明,之所以一直留着郑虎臣还有十三少等人在江北蒙古的辖地之内潜伏,也就是为了随时把握元朝内部的动向。

        不过他没有想到会那么的容易,一个王朝的储君,就在那么一个小小的战争中死去,说一句心里话,已经打乱了姜明的预先计划。其实忽必烈的死亡和真金的早死,已经在姜明的算计之内。为什么迟迟不发动对蒙古的反攻。其实就忽必烈和真金的个人号召力也是其中的一个原因。

        在回来近十年的时间里,姜明不发动攻击便罢,要是发动攻击,那肯定会攻击的时间和地点都会选择在忽必烈十分痛苦和难以抉择之中。因为他知道历史的轨迹,也知道一些元朝名人的大概思路,所以,建立赤红军以抑制元朝水军,到现在为止,元朝的战船不过五百余艘,在日本武士和驻日宋军的联合骚扰下,近两年来有扶植乃颜,以至于高丽船厂始终处于停工状态,就算是元军有些船只,也只是巡游于内海,不敢远行。

        海都方面拉开幕。兵锋直逼岭北。在双方战争最为胶着的时间,姜明启动了断流计划,利用水军和元朝划江而治。断流计划直接导致了江南元军断绝了后援、军需和粮饷来源,使江南元军在没有任何希望的情况之下,只能往云南和四川等方向撤退,从而基本上是毫不费力的就接管了江南所有的地方。

        利用元军灭国一般的清,所能留下来为大宋效忠的人,基本上都是真心的为国为民的所谓诤臣。吏治在一定的情况之下,要好于历朝各代,让商人参政,能够快速的在短期内带起国内的经济,这一切的一切都要有个时间去考验姜明的想法是不是正确的。

        再说一句心话,姜明还没有做好和忽必烈决战的准备,只是利用日本、乃颜和海都等人,不断的消耗着元朝的国力,到现在为止,忽必烈之争不过二十余年,而且没有一年是在安稳中度过的,每天都充实着战争和杀戮,换句话来说,就是元朝根本没有恢复国力的时间的机会,这样一来,再用一段时间,江南的稳定对比江北的连绵战事,国力对比很快的就可以显示出差距来。

        而且利用建立和独立军事堂来就宋朝不再是文人掌管兵权,从而开创了强烈的对外企图之心,不过也算是杜绝了武人掌权的隐患。

        而在元朝,虽然近几年北驻军在皇孙甘麻剌统率下,与海都、都哇和察八儿会战于杭海山,元军战败东撤。海都军跟踪追击,和林宣慰使、同知、副使等皆叛应之,海都进一步稳固了和林局势。忽必烈命伯颜防守之。时断时续的岭北争夺战,前后进行了五年。一直到那木罕和土土哈逐敌直至阿勒台山。岭北局势才基本稳定下来。

        元朝在西北的军行动,并没有获得很大的成果,反而屡屡引发乃颜为维护东北宗王的势力范围而起兵称乱。为削弱元廷对西北的军事压力,海都一再进攻岭北。而当战火烧到岭北的时候,要同时维持远离中原根据地的西域和岭北、辽东这三个地区的战事,对忽必烈来说确实有些力不从心。

        元朝虽曾再度在曲先设置都元帅,但不久就连同别失八里、哈剌火州一起被察合台兀鲁思占有,至是,元朝势力基本上退出中亚。从此元与西北诸藩也大体相安无事。

        不过岭北是“祖宗根本之地”。保住岭北对保持号令诸藩兀鲁思的大汗地位至关紧要。为了集中力量确保岭北,元廷被迫收缩它在江南方向的战线。元朝算是彻底撤到了长江以北的地区。自此除了四川和云南之外,江南又回归宋室,蒙古穷半个世纪的战争宣布算是白打了,而且免费帮宋室清理了大批的贪官污吏。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koudaixs.com。口袋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koudai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