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魏两国的使者,认为自己已经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同时也得到了墨者不会集体出仕侍奉另一国的保证,心满意足。
道理这种东西,有时候即便是对的,但并不是对的道理一定就会实校
魏楚两国各有自己变革的难点,而墨者过于激进的“义”,也可谓是只要这“义”还在,各国君主都不可能用墨者的义来变革。
两国的使者在沛县逗留了一段时间,在秋收前就选择了离开。
他们走后不久,适所领导的宣义部再一次指在“宇宙”的问题上,和列御寇用纸张相隔千里打邻二次嘴仗。
这一次嘴仗算是把这位传中可以御风而行的列御寇拉进了墨者的概念之内。
适用战国时和墨者时空观相近的概念“荆楚,非无东西,而谓之南,盖其南多矣”。
这是阐述空间位置相对概念的论述,列御寇对此反驳。
列御寇已经看过墨者流传出去的篡改后的《山海经》,对于脚下大地是圆的这个概念颇有微词,但又没办法从别的问题上反驳,只好觉得在墨者的逻辑中找出逻辑不自洽的地方。
他反问墨者,如果脚下的大地是圆的,那么一直向南走,过了所谓的极点,可我并没有改变我的朝向。
那么,事实上我却是在向北走,可我没有改变向南走的方向,所以如果大地是圆的,那么是不是墨者就认为北就是南、而南就是北?
这是个好回答,但又不好回答的问题,同时也是个让适极为高心问题,能问出这样的问题很显然距离“毁人不倦”的哲学又近了几分。
除了列御寇写文反驳,杨朱、儒生、老聃徒众等百家也纷纷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或有认同的,或有反对的。
在魏楚两国使者离开后,适一直忙着乡校和写文章打嘴仗的事,竟是不知春秋。
秋末冬临的一,他刚刚写完如何反驳列御寇的疑问的文章,公造冶推门而入,看到适正在那里整理纸张,问道:“写完了?”
适抖抖手腕,看看公造冶脸上的伤疤,有心要问一句这疤痕到底是谁留下的,想了半还是忍住,问道:“出什么事了?”
公造冶坐在一旁,笑道:“大事。如今秋收已经结束,冬麦也已经种植完。通过三晋的工匠会,也找到不少会锻铁的工匠,只是他们好像都不知道你的那种炉熔、退火的办法。啮桑向南,倒是有矿石,那里的黑石头也能燃烧,你的东西都樱如今民众的事也忙碌晚了,你们宣义部也把道理讲清楚了,就差抓紧时间做好这件事了。”
适搓了搓手,兴奋地问道:“三晋的那些工匠已经来了?”
“来了。只不过他们可是未听你的那种冶铁的办法。”
虽是这样,公造冶却并不怀疑适的话,相信适既然了那么就定能做出来。
铁器在适所“知推论”的“乐土”中,占据着最重要的角色,能否用便夷办法冶炼农具用铁,也关系到墨者的乐土推论是否可以立住脚。
就此时,通过宿麦和两季轮作法,墨者在沛县的威望暂时抵达了一个峰值,今年第二季的黄豆又丰收,墨者的油料也在陶邑打开了销路,大量的黄豆被墨者收购,也为农夫带来了不少的收入。
宣义部的人也已经将能讲清楚的道理都讲清楚了,正是人心沸腾的时候,这时候不趁着机会冶铁,那就真是浪费时间了。
三晋用铁比较早,但除了陨铁之外,最早的人工铁还是块状铁。
几十年前三晋铸刑鼎的时候,就是以军赋的名义,征收了民间的大量的铁,三晋的冶铁水平尚可,尤其是再往后几十年韩国的冶铁水平会不断提升。
块炼铁和炉熔铁走的是两个不同的方向。
炉熔铁适合大量制造农具,弄出足够好的耐火砖,砌成弧面热反射炉,将燃料和铁分割在两个室内不至污染,就可以用搅拌法获得熟铁。
墨者之中一堆熔炼过铜的、还有一堆的陶匠,只要明白原理搞炉熔铁加高温退火窑,完全可以批量制造农具。不退火生铁还是太脆,退了火生铁做农具是毫无问题的。
陶范、你范、铁范,各种浇筑方法也是想怎么弄就怎么弄,从底层积累了许多技术的技术型手工业墨者不少,他们便是墨家此时最宝贵的财富之一。
炉熔铁、退火、或搅拌脱碳为熟铁这几个步骤,和三晋那边的块炼铁方法完全是两个分支,不过这些诸夏最早的第一批铁匠,还是可以用来教授一些锻打铁的技术的。
此时的生铁只能铸不能锻,而弧面反射、铁染料分离的熟铁是可以锻的,适希望培养一批足够合格的锻打工匠,三晋来的那些块炼铁出身的工匠就是最好的人选。
公造冶既然出面来找适,想来也是墨者的其余高层也已经到齐,适收拾了一下,便跟着公造冶去了另个房间。
三晋来的工匠方言口音很重,适也是个只会宋鲁方言的,听不太懂他们些什么。
不过墨者之中懂方言的不少,三晋出身的人大把,稍微一也就知道这些人对于能来这里很高兴。
他们不是工匠会的人,但是墨者的一些道义和符合手工业者的想法,加上如今墨者有钱,用黄金聘来,这些人自然满意。
既收了墨者的钱,免不得要帮帮墨者,一工匠大致听了墨者要熔铁冶铁的手段,连连摇头道:“世上怕是还没有这样炼铁的。”
“凡是炼铁,都要将矿石和木炭在一起烧,烧成一个粗糙的疙瘩,再用锤子一点点挤出里面的杂物,到最后变软再加木炭捶打……”
“像你们墨者的,像是冶铜一样直接出铁,我是尚未听过。”
墨者对于适的一些想法相当信任,对工匠的话也是笑笑,很多事物如果适没有提出来之前,人们都不会相信。
适看了看这些工匠粗壮的胳膊,心水力磨坊之类的积累已经足够做水力风箱、水力锤,你们这胳膊以后怕是也不用如此粗壮了。
听了工匠的疑惑,适让其余墨者将之前在啮桑以南山丘上收集到的铁矿石拿来。
铁矿石刚一拿过,那几名工匠眼中立刻露出了满意的光泽。
即便语言不通,通过他们的表情,适也能看出。
果然,工匠的话经由墨者翻译后,适明白工匠的意思是这些铁矿石不错,完全可以用来炼铁。
适没有回答,而是冲着后面那几个知晓内幕的墨者点点头,后面顿时发出一阵阵欢呼。
这样的铁矿在沛、彭之间不少,徐州后世本来就是个重工业矿业城市,而还未形成的微山湖一带更有大量的煤矿,汉代就曾在这里冶铁。
如今黄河不曾改道,这里水草丰美、土地肥沃,也足以支撑大量的非农业人口。
向北到陶邑、向东南走邗沟,地理位置也可谓四通八达。
万事俱备,所差的就是适早早提及的冶铁炉,甚至可以墨者在沛县行义许久都是为了这个目的、制造一个基础。
铁矿既然可以做块炼铁,那么用来做炉熔铁,也不是问题。
适便和那几名工匠道:“墨者知晓志,自有办法。我只问你们,若是墨者弄出软铁,就是那种不需要捶打就已经没有杂质的软铁,你们可以打成墨者需要的形状吗?”
待墨者转述了适的话后,多数工匠满脸诧异,并没有回答适的问题,而是疑问于适的假设。
块炼铁是海绵铁,温度太低,根本还不到融化的时候,大量的炭、矿渣和铁融合在一起,需要不断地捶打才能去除里面的杂质。
这玩意可以做兵器,但是用来做农具实在是效率太低。
唯独一名铁匠道:“若是真的可以直接有不捶打就可以用的软铁,我倒是能砸出你们想要的模样。”
他也没不过、但是之类的话,适满心欢喜,问了几句此人何地人、打造过什么。
这工匠出身晋地、共邑。共邑此时属魏,原本算是周子京畿地区,曾经的共和行政的共伯和,原本的封地就在共。
曾是周之京畿,又处在卫、郑之间,正统的中原,技术先进。
这工匠自己曾经用块状铁打造过铁锸,适觉得能用块状铁打造铁锸,水平已经不低。
铁锸是三晋一些最中原地区已经出现的稀少的铁制农具,锸这种工具早就出现过,铜的、石头的都樱
看上去像是一个凹凸的凹字,下面像是月牙刃,上面撞上木棍可以用来挖坑、除草,其实使用效果和铁锹差不多。
但是锸不能翻土,而铁锹可以翻土,可能也是因为青铜太脆、块炼铁很能做出锹的轻便的缘故。
退而求次,能用块状铁做锸,适已经相当满意。
适又问了几个颇为古怪的问题,工匠倒是能听个大概,做了或是合乎或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回答。
他问的古怪,却有墨者听出了古怪中的真正含义。
公造铸听了适问的那几个古怪的问题,轻轻拉了一下适,伸出手虚握成一个撸成管的手势,声问道:“你要用铁造这个?”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koudaixs.com。口袋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koudai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