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口袋小说
首页中华优秀文化包含第6章 特写篇:元杂剧的念白

第6章 特写篇:元杂剧的念白

        元杂剧的念白具有以下特点:

        1. 语言风格

        - 口语化与通俗性:元杂剧宾白是以北方口语写成,接近当时的大众生活语言,自然、贴切,像生活本身那样通俗易懂,没有过多加工痕迹,易于观众理解和接受。例如《窦娥冤》中人物的日常对话,充满了生活气息。

        - 生动活泼性:大量运用俗语、歇后语、俏皮话等,使念白生动有趣,富有表现力,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增强戏剧的趣味性和观赏性。

        2. 表现形式

        - 形式多样性:

        - 对白:剧中人物之间的对话交流,用于展现人物关系、推动情节发展、揭示矛盾冲突等,是念白中最常见的形式。

        - 独白:人物独自抒发内心感受、表达思想情感、阐述观点等,能够深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让观众更好地理解人物的性格和动机。

        - 旁白:背过其他人物自叙心理话,通常用于补充说明剧情背景、人物心理活动等,为观众提供更多的信息,帮助观众理解剧情。

        - 带白:夹在歌唱过程中的念白,起到衔接唱词、解释唱词内容、补充剧情细节的作用,使唱念结合更加紧密,表演更加流畅。

        - 韵语的运用:除了散语,还有韵语,韵语可以是诗词或顺口溜,如定场诗、下场诗等。这些韵语具有一定的韵律和节奏,朗朗上口,能够增强念白的艺术感染力,同时也有助于演员的表演和记忆。

        3. 功能作用

        - 叙事功能:元杂剧唱词主要用于抒情,而故事情节的发展、背景的交代、人物关系的梳理等主要靠念白来完成。念白能够简洁明了地叙述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使观众对剧情有清晰的了解。

        - 塑造人物形象:通过人物的语言风格、语气、用词等方面,可以展现人物的性格、身份、地位、文化素养等特征。不同角色的念白各具特色,有助于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使观众能够区分和理解不同的人物。

        - 调节节奏:与唱词的悠扬婉转相比,念白的节奏较为明快,可以调节戏剧的节奏,使表演更加张弛有度。在唱段之间插入念白,能够避免观众产生听觉疲劳,保持观众的注意力和观赏兴趣。

        元杂剧的念白与唱词有如下关联:

        1. 内容上相互补充

        - 情节推进方面:

        - 念白详述细节:念白承担着叙述故事情节、交代事件背景、介绍人物关系等任务,使剧情发展的逻辑更加清晰。例如在《窦娥冤》中,通过人物之间的对白,交代了窦娥的身世以及她与蔡婆婆的关系等背景信息,为后续情节的展开奠定基础。

        - 唱词强调重点:唱词则在念白的基础上,对关键情节和情感冲突进行强调和渲染。如窦娥在被冤判死刑时,通过唱词抒发内心的冤屈和对不公命运的抗争,进一步深化了剧情的悲剧性。

        - 人物塑造方面:

        - 念白展现日常:念白通过人物的日常对话、行为举止的描述,展现人物的性格、身份和生活状态。如《西厢记》中红娘的念白,语言俏皮、机智,体现出她聪明伶俐、活泼开朗的性格特点。

        - 唱词揭示内心:唱词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表达人物内心深处的情感、思想和愿望。崔莺莺的唱词常常流露出她对爱情的渴望、对封建礼教的不满,以及在爱情与礼教之间的矛盾心理。

        2. 形式上相互配合

        - 节奏变化方面:

        - 念白调节节奏:念白的语速相对较快,节奏较为明快,能够在唱词之间起到调节节奏的作用。在一段较长的唱词之后,插入念白可以使观众的听觉得到舒缓,避免产生疲劳感。

        - 唱词丰富节奏:唱词的节奏相对较慢,旋律优美,富有韵律感。唱词的演唱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节奏变化,与念白的快速表达形成对比,使整个戏剧的节奏更加丰富多样。

        - 表演配合方面:

        - 念白辅助唱词:念白可以为唱词的演唱提供铺垫和引导。在唱词之前,通过念白引出主题或情感,使观众更好地理解唱词的内容和情感基调。例如在一些抒情唱段之前,人物先通过念白表达自己的心境或情感触发点,然后再用唱词进行深入的抒发。

        - 唱词升华念白:唱词在念白的基础上,通过音乐的表现力和抒情性,将情感和意境升华到更高的层次。唱词的演唱往往伴随着音乐伴奏,能够增强情感的感染力,使观众更深刻地感受到人物的情感波动。

        3. 风格上相互呼应

        - 语言风格方面:

        - 念白口语化:念白大多使用口语化的语言,通俗易懂,贴近生活,符合剧中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特点。这种口语化的风格使观众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剧情,增强了戏剧的亲和力。

        - 唱词文学化:唱词则具有较高的文学性,讲究音韵格律、对仗工整,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和意象,使唱词具有诗意和美感。唱词的文学化风格提升了元杂剧的艺术品位,使其成为一种兼具文学性和表演性的艺术形式。

        - 情感风格方面:

        - 念白的直白:念白在情感表达上相对较为直白,直接表达人物的喜怒哀乐、欲望诉求等。通过人物的对话和独白,观众可以直接感受到人物的情感态度。

        - 唱词的含蓄:唱词在情感表达上则更加含蓄委婉,常常通过隐喻、象征等手法,将情感蕴含在优美的词句和旋律之中。唱词的含蓄性使情感的表达更加细腻、深沉,给观众留下更多的回味和想象空间。

        以下是一些元杂剧念白的经典片段:

        1. 《窦娥冤》

        - 赛卢医的独白:“行医有斟酌,下药依《本草》。死的医不活,活的医死了。自家姓卢,人道我一手好医,都叫做赛卢医。在这山阳县南门开着生药局。在城有个蔡婆婆,我问他借了十两银子,本利该还他二十两;数次来讨这银子,我又无的还他。若不来便罢,若来呵,我自有个主意!我且在这药铺中坐下,看有甚么人来。”这段念白通过赛卢医的自述,交代了他的身份、职业以及与蔡婆婆的债务纠纷,为后续剧情的发展埋下了伏笔,展现了赛卢医自私、狡诈的性格特点。

        2. 《西厢记》

        - 红娘的对白:“小姐使将我去,他着我将来。我不识字,知他写着甚么?”红娘的这句念白,以一种俏皮、活泼的口吻,表现出她的天真无邪和对小姐意图的好奇,同时也反映出她在崔莺莺和张生之间牵线搭桥的角色作用。

        - 张生的独白:“小生姓张,名珙,字君瑞,本贯西洛人也,年方二十三岁,正月十七日子时建生,并不曾娶妻。俺先人拜礼部尚书,不幸五旬之上,因病身亡。后一年丧母。小生书剑飘零,功名未遂,游于四方。即今贞元十七年二月上旬,唐德宗即位,欲往上朝取应,路经河中府,过蒲关上,有一人姓杜名确,字君实,与小生同郡同学,当初为八拜之交。后弃文就武,遂得武举状元,官拜征西大元帅,统领十万大军,镇守着蒲关。小生就望哥哥一遭,却往京师求进。暗想小生萤窗雪案,刮垢磨光,学成满腹文章,尚在湖海飘零,何日得遂大志也呵!”这段独白详细地介绍了张生的姓名、籍贯、年龄、家庭背景以及目前的处境和志向,让观众对张生的人物形象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也为他与崔莺莺的爱情故事奠定了基础。

        3. 《赵氏孤儿》

        - 程婴的念白:“某程婴,昔年与公孙杵臼,同受赵盾丞相托付,保护赵氏孤儿。不想屠岸贾贼臣,将赵家满门良贱,三百余口,诛杀尽绝。只有庄姬公主,生下一子,托付与我。我与公孙杵臼商议,将自己孩儿,假充赵氏孤儿,藏于公孙杵臼家中,我则出首,说公孙杵臼匿藏孤儿。那屠岸贾贼臣,将公孙杵臼与我孩儿,一齐处死。如今赵氏孤儿,已长大成人,我要将这血海深仇,报与他知。”这段念白简洁明了地叙述了程婴为保护赵氏孤儿所做出的巨大牺牲和努力,以及赵氏孤儿的身世背景,突出了程婴的忠义和忍辱负重的精神,也为整个故事的发展和高潮部分做了铺垫。

        4. 《汉宫秋》

        - 汉元帝的念白:“朕承祖宗洪业,寤寐求贤,以资治道。闻得王昭君,容貌出众,才艺双全,特召入宫,以为才人。今日在掖庭,朕当亲视,以观其才貌。”这段念白交代了汉元帝召见王昭君的原因和背景,展示了汉元帝作为皇帝对美色和才艺的追求,同时也为后续王昭君的悲惨命运埋下了伏笔。

        5. 《墙头马上》

        - 裴少俊的念白:“小生姓裴,名少俊,长安人氏。自幼攻习儒业,学成满腹文章。今春应举,得中状元,官授洛阳县尹。适值三月上巳,洛阳城中,家家踏青,户户游春。小生久闻李千金小姐,才貌双全,尚未许配人家。今日特来拜访,若得成就姻缘,实乃平生之幸也。”这段念白介绍了裴少俊的身份、才华以及前来拜访李千金的目的,表现出他对李千金的倾慕之情,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婚姻观念和文人的追求。

        元杂剧的念白对现今具有多方面的影响:

        1. 戏曲表演方面

        - 表演技巧的传承

        - 语言节奏把握:元杂剧中念白有丰富的节奏变化,包括快慢、停顿、轻重音等,为现代戏曲念白提供了基本的节奏范式。例如在京剧等剧种中,演员通过巧妙地处理念白节奏,来表现人物的情绪和性格,紧张时节奏加快、音调提高,舒缓时节奏放慢、语调平稳,这种节奏的把握方法在很大程度上继承自元杂剧。

        - 语气语调运用:元杂剧念白根据不同的角色和情境,运用不同的语气语调来塑造人物。现代戏曲演员在,也会借鉴这种方式,通过独特的语气语调让观众感受到角色的身份、性格和情感状态。比如净角的念白往往声音洪亮、语调夸张,以突出其刚强、凶恶或滑稽的性格特点。

        - 表现形式的借鉴

        - 韵白的发展:元杂剧的韵白经过更复杂的艺术加工,字音、声调的高低起伏与抑扬顿挫更为夸张,节奏感和韵律美更强。现代戏曲中的韵白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元杂剧韵白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发展和创新,使其更符合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例如昆曲中的韵白,保留了古典韵味的同时,也在发音和韵律上进行了适当的调整,使其更具艺术表现力。

        - 散白的运用:元杂剧的散白与日常生活中的语言接近,经过艺术加工后更能体现各地方言的语音美。现代地方戏曲中的方言白,如越剧的绍兴越剧白、黄梅戏的安黄梅戏白等,都继承了元杂剧散白的特点,通过富有地方特色的语言,增强了戏曲的地域文化魅力和表现力。

        2. 剧本创作方面

        - 叙事功能的启示

        - 推动情节发展:元杂剧的念白在交代剧情、推动情节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现代戏曲剧本创作中,念白依然是交代故事背景、串联情节的重要手段。通过角色之间的对话和独白,将故事的发展脉络清晰地展现给观众,使剧情更加紧凑和连贯。例如一些现代新编历史剧,通过人物的念白来阐述历史背景和事件的前因后果,帮助观众理解剧情。

        - 揭示人物关系:元杂剧中的念白可以揭示人物之间的关系和矛盾冲突。现代戏曲剧本在塑造人物关系时,也会运用念白来展现人物之间的情感纠葛、利益冲突等,使人物关系更加清晰明了,增强了剧情的戏剧性和张力。

        - 人物塑造的借鉴

        - 性格刻画:元杂剧通过念白来刻画人物性格,不同性格的人物有不同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现代戏曲剧本创作中,也注重通过人物的念白来展现其性格特点。例如性格豪爽的人物,其念白往往简洁明快、直截了当;性格阴险狡诈的人物,其念白则可能阴阳怪气、话中有话,通过这种方式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和立体。

        - 心理描写:元杂剧的念白中包含了大量的内心独白,用于展现人物的心理活动。现代戏曲剧本创作中,内心独白仍然是揭示人物心理的重要手段之一,演员通过富有感染力的念白,将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给观众,使观众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人物的情感和动机。

        3. 语言艺术方面

        - 词汇和修辞手法的传承

        - 丰富的词汇:元杂剧的念白中包含了大量丰富的词汇,这些词汇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表现力。现代戏曲在语言表达上,仍然会借鉴元杂剧中的一些经典词汇,使戏曲语言更加典雅、富有韵味。同时,元杂剧中的一些方言词汇和俗语,也为现代戏曲语言增添了地域特色和生活气息。

        - 修辞手法的运用:元杂剧念白中运用了比喻、夸张、排比、对偶等多种修辞手法,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现代戏曲创作中,这些修辞手法依然被广泛运用,如在一些唱词和念白中,通过比喻来描绘景物、形容人物,通过夸张来增强表现力和艺术效果,通过排比和对偶来增强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 语言风格的影响

        - 通俗性与文学性的结合:元杂剧的语言既具有通俗性,又具有一定的文学性,能够让普通观众听懂,同时又不失艺术品味。这种通俗性与文学性相结合的语言风格,对现代戏曲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代戏曲在追求艺术表现力的同时,也注重语言的通俗易懂,使戏曲能够更好地贴近观众、服务观众。

        - 地域特色的体现:元杂剧的念白带有明显的北方方言特色,反映了当时的地域文化。现代戏曲中,不同地区的剧种也都具有各自的地域特色语言,如京剧的京白京剧剧的吴侬软语、粤剧的粤语粤剧这粤语域特色语言不仅是戏曲的重要标志,也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koudaixs.com。口袋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koudai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