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口袋小说
首页重生之景泰大帝 二百二十斤第491章 萧维祯调任都察院,陈镒告老还乡

第491章 萧维祯调任都察院,陈镒告老还乡

        朱祁钰缓缓说道:“算了,你们就不要管都察院和大理寺了,朕亲自来管吧。”

        陈镒和萧维祯一愣,皇帝这是什么意思?自己不管都察院和大理寺了,那自己还能管什么?难道要挪位置了?

        只听朱祁钰继续说道:“萧维祯调任都察院,任左都御史,朕来教你该如何掌握都察院。”

        “至于陈镒嘛,回头你上个告老的奏疏,归乡养老吧。”

        “陛下不可。”政务院首理王直立刻出声阻止道:“陛下,陈大人并无过错,就这么告老还乡,恐怕朝野会引出极大的非议啊!”

        陈镒也是被朱祁钰的话震惊到了,抬着头愣愣地看向朱祁钰,完全不明白他为何要撸掉自己左都御史的位置,直接告老还乡。

        朱祁钰看向王直,缓缓道:“王首理,其他人不理解朕,朕可以理解,但是你王首理也不理解朕,朕就完全不能理解了,你是督管吏部的,朝廷用什么人,怎么用人,都是以你的意见为主,若是连你都不考虑这个人是否合适,只是完全看个人喜好,那你督管吏部还真不太合格。”

        王直也没想到朱祁钰居然会说出这样的评价,不由得奇怪道:“陛下,臣之前做吏部尚书的时候,并没有依照个人喜好用人,陛下此言,恕老臣并不认同。”

        朱祁钰笑了笑,反驳道:“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用人标准,这无可厚非,但是有些位置很特殊,在用人上必须更多考虑这个位置的特点,而非是自己的用人标准,即便那人是个贪官佞臣,但是在使用上也是有技巧的。”

        王直还是不理解,瞪大了眼睛看向朱祁钰。

        “还是不明白吗?”朱祁钰笑笑,举了个例子说道:“例如啊,现在有一个来俊臣那般的酷吏,能力很强,但是手段也很残暴,面对这样的人,你要如何处理?”

        王直想了想,试探着说道:“放在刑部?”

        朱祁钰却是摇摇头。

        “那就放在锦衣卫?”王直再次猜测道。

        朱祁钰还是摇摇头。

        “那臣就不知道了。”王直直接放弃了。

        朱祁钰笑道:“来俊臣这样的人,放在刑部或者锦衣卫都不合适,因为刑部和锦衣卫更多还是针对朝廷内部的人,或者触犯了大明律的大明子民,这些人落到来俊臣手里,肯定有人被屈打成招,武周时候的推事院就是这么来的,得罪了天下人,来俊臣也就必然不会有什么好下场了。”

        “但是,如果把来俊臣放在大都督府,让他从军,专职负责拷问蒙古人的细作呢?”

        众人立刻便明白过来。

        的确,来俊臣这样的酷吏面对内部是个大害,但是如果放在大都督府去拷问蒙古人,那就没有什么不合适的了,甚至他的那些手段用在蒙古人身上,天下人只会叫好,绝不会有半点异议。

        而且来俊臣坐到了这么一个位置上,不管他怎么做,那几乎都是立功之举,绝对可以把蒙古人知道的东西全都掏出来,上下都满意,来俊臣绝对可以得到一个善终。

        想到这里,众人对于朱祁钰的用人之道都是有些佩服起来。

        别的不说,虽然朱祁钰对付陈镒的手段看起来有些粗暴,但至少陈镒可以安安稳稳地回乡养老,他也是年过六十的人了,能回老家安度晚年也是一件不错的事情。

        以人渡己,他们自然也看到了自己善终的画面,至少不会出现问罪下狱,客死他乡的惨状。

        朱祁钰继续举例道:“再说一个人,翰林院编修万安去四川推行政务院政令的时候,表现很不好吧,朕记得当时他的任务只完成了一半吧?”

        金濂点头道:“陛下说的没错,此人畏惧权势,不愿给自己惹麻烦,故而只对民间商贾出手,但凡有蜀王和地方官员关照的商贾都没有交税银,他也选择了不管不问。”

        “后来广西开战,朕就把他调去了太平府做一任知府。”朱祁钰笑笑,却是对着王直问道:“王首理,想来你应该知道当地官府对他的评价吧。”

        “手段机敏,长袖善舞,短短一个月时间便将太平府打造成了广西最安稳之地,上到布政使司,下到当地土官,没有不夸赞他的,李侍郎还特意来信说,万安此人可为国之栋梁,他一定会好好培养,争取十年之后能够让万安真正独挡一面。”王直缓缓说道。

        当时他的确不太喜欢万安这个人,所以朱祁钰将其派到广西的时候,王直并没有阻止,因为在他看来,这不是升官,而是发配,一个前程远大的翰林院编修,被发配到广西那种地方,这辈子估计就完了。

        但是谁能想到,他居然在那面做得这么好,别的不说,光是广西那面和安南的战事还没有停的情况下,就能将一个临近安南的州府打造成被所有人称赞的最安稳之地,没有过人的本事是不可能做到这一点的。

        看来皇帝说的没错,自己在用人上和他相比,的确是有不小的差距的。

        不过王直还是不明白皇帝为什么要处理陈镒,在他看来,陈镒这个左都御史还是比较合格的,于是问道:“那陛下为何要让陈大人致仕还乡呢?”

        见话题终于转移到了自己身上,陈镒也是立刻打起精神,仔细听了起来。

        朱祁钰看了一眼正襟危坐的陈镒,点评道:“说实话,陈爱卿其实没什么问题,不论是从个人操守上,还是从处事能力上,其实都是合格的。”

        听皇帝这么点评自己,陈镒也不禁有些得意起来。

        朱祁钰却是话题一转,道:“如果按照原来的用人标准和朝廷规矩,陈爱卿是合格的,但是如今在朕这里却是不合格了。”

        “朕也说过,都察院从今年开始就要负责天下案件的起告之事,所以都察院必须要做到一点,那就是都察院所有人都要将自己当做是恶人,有人犯了大明律,就必须将他所触犯的所有大明律都找出来,如何判罚是大理寺的事情,与都察院无关。”

        “陈爱卿在李匡之事上,明显是顾念到李匡之前的名声和功劳,因此故意将他的罪名淡化,已经完全违反了朕对都察院的要求,这不是能力问题,而是原则问题,能力问题可以容忍,但在原则问题上朕是决不会容忍的。”

        陈镒一愣,旋即问道:“陛下,臣不明白,臣考虑到李匡的名声,也是为了朝廷和陛下的声誉,不希望陛下落一个狡兔死走狗烹的名声,为何会与原则问题扯上关系?”

        朱祁钰大手一摆,反驳道:“陈爱卿,朕已经说过了,如何判罚是大理寺的事情,与你们都察院无关,如果朕要顾念到自己的名声,到时候朕直接给大理寺下旨便是,为何还需要你们都察院出来做好人!”

        好吧,陈镒这次是彻底明白了。

        说白了,在朱祁钰的规划里,都察院就是朝廷的一条恶犬,将文武百官对于朝廷的不满和怨念全部归到自己身上,说白了,都察院就是下一个推事院,自己应该做的是来俊臣,而不是陈镒。

        但陈镒还是有些不甘心,出声问道:“陛下,若是如此,那万一真的出来个来俊臣,或者是周兴索元礼,那肯定会出现大量冤案的,到时候朝廷要如何应对?”

        朱祁钰知道他已经接受了自己的处置,现在只是有些不甘心而已,于是直接回答道:“这种情况下,朕首先会去找大理寺的问题,一些明显是伪造的证据大理寺都认,那大理寺也肯定有问题,朕也会先处理大理寺的问题,然后在去查问都察院的责任。”

        陈镒点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不过脸上却还是有些不服气。

        朱祁钰也看出了他的不服,继续说道:“其实在李匡这件事情上,朕的处置并没有问题,你们都察院才有问题,或者说你们这些文臣的标准才是有问题的。”

        “此话怎讲?”陈镒反正也要离开朝堂了,现在也没有什么好顾虑的,今天逮到机会,索性问个明白。

        朱祁钰解释道:“这次李匡被人弹劾,主要是三件事。”

        “其一是怀柔招抚,却被苗贼所趁。”

        “其二是威逼土官,释放逆贼家眷。”

        “其三是轻敌冒进,致使大军被困。”

        “在你们看来,这三件事情里面,第一件是苗贼过于奸诈,第二件完全是好事,真正的大错是在第三件事,不过也是李匡一时轻敌所致,战场上瞬息万变,发生什么都很正常。”

        “但是,你们都忘记了其他人,忘记了那些跟随李匡为国而战的将士们,忘记了那些因为李匡想要招抚逆贼而劫掠被杀的大明百姓,忘记了那些为大军服务的役夫,难道李匡的性命是性命,他们的性命就不是性命了吗?没有他们,光靠李匡就能平靖天下了?”

        “孟子曰民贵君轻,这个民指的是什么人?是你们这些吃着朝廷俸禄的人吗?不是,是那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是那些打造出各种器械的匠人,甚至包括那些风餐露宿将货物运到整个大明的商贾,没有他们,朕要李匡有何用?朕要你们有何用?”

        “这个李匡为了招抚立功,拿个好名声,而选择牺牲这些人的利益,这才是朕对他不满的真正地方,而你陈镒为了顾念同僚之情选择了帮他脱罪,这才是朕对你陈镒不满的根本所在,也不知道你当年镇守陕西的是如何得到陕西百姓交口称赞的。”

        朱祁钰的话让陈镒羞愧地低下了头,不过旋即反应过来,问道:“陛下,那您不是也招安了福建的严启盛严贼了吗?他所犯下的也是杀官造反的大罪啊!”

        朱祁钰脸色一黑,冷声道:“那你说说,他为何要杀官造反?”

        “臣记得漳州府定下的罪名是通番。”陈镒立刻答道。

        “对,当时漳州府定下的罪名就是私通番邦,但是朕再问你,他私通了哪个番邦?泄露了朝廷什么机密?对朝廷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这三条但凡你说出来一条确凿的,朕立刻派人去砍了他。”朱祁钰继续追问道。

        陈镒顿时有些尴尬,不由自主地看向了刑部尚书俞士悦。

        俞士悦正看热闹看得起劲,结果谁能想到陈镒一个目光将所有人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在自己身上,不由得脸色一黑,出声道:“陈大人莫要看我,漳州府的奏报还没有报上来,这件事情也是大都督府于尚书先提起来的。”

        众人又看向了于谦,于谦点点头,说道:“对,此事是平海卫都指挥佥事王雄报上来的,他被严贼俘虏,后又被放归,帮他带了请求招安的消息,这才有了后面招安之事。”

        朱祁钰摊摊手,道:“看吧,这严启盛是主动请求招安的,而且这么长时间了,他的罪名漳州府并未报上实证,反而是将他杀官造反的证据全都报了上来,这就好比朕无缘无故要杀了建州左卫指挥使董山,直接派人将他抓捕入京,然后他心怀不平,当朝骂了朕,朕就直接用目无尊上辱骂天子的罪名杀了他,你认为朕是对的吗?”

        陈镒无语。

        如果皇帝真的这么做的,那错肯定在皇帝了,毕竟人家董山无缘无故招此厄难,心怀不平是正常的,骂了你也该杀,但是你直接用骂你的罪名杀了他,那不就是倒果为因了么!

        不过朱祁钰说到这个,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出声道:“不过说到这里,朕突然好奇起来,朕召见这严启盛的时候也是得知了,他不是第一次走货了,以前从来没出过问题,漳州府也没有管过,但是偏偏就这次出了问题,漳州府抓捕他的理由还仅仅是一个模棱两可的罪名。”

        “萧爱卿,回头你接手都察院之后要记得派人过去查查,看看漳州府为什么要突然对严启盛动手,这里面有没有什么猫腻,背后涉及到了什么人,都要给朕查清楚,朕用他们是稳定地方的,不是让他们给朝廷惹麻烦的。”

        “臣遵旨。”萧维祯立刻答应了下来。

        见萧维祯答应下来,朱祁钰微微点了点头,他让萧维祯做这件事,其实不是针对漳州府的,而是在针对五大家。

        在朱祁钰的猜测里,有能力指使漳州府出手的,在整个江南也没有几方势力,南京六部就不说了,那就是个养老流放的地方,还有一个崇信伯费钊,但是他自己手里就有兵力,没必要借用漳州府出手,再就是南京魏国公府,不过说句难听的,要让魏国公徐承宗出手,严启盛还没有那个面子,至于京师这面的高官里,基本上都和福建没什么联系,朱祁钰知道的唯一一个有联系的人就是祖籍福建莆田的新科状元柯潜,不过就凭他一个六品官就想支使得动四品的漳州府知府,那就是开玩笑,那么,整个江南也就剩下一个五大家有实力也有动机了。

        虽然他已经让卢忠去秘密调查五大家了,但是这五大家在江南地区根深蒂固,实力雄厚,朱祁钰都在怀疑当地的锦衣卫也早已被五大家的人收买了过去,否则锦衣卫不可能收不到一点消息,那么自己就不能只依靠锦衣卫去查,都察院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查探渠道,尤其是这群御史,最喜欢针对这些达官显贵的后裔,打击他们名气大,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名望,还不用担心朝中有人打击报复自己,有百利而无一害,何乐而不为呢。

        朱祁钰又重新转向陈镒,说道:“陈爱卿,其实你这个人没什么问题,但是并不适合科道官,反而做地方上的实务更为合适一些,只是你如今已经是二品的左都御史,朕不可能无缘无故将你降为三品的布政使,内阁里又有了王文王爱卿,所以眼下在朝廷中已经没了你的位置,朕也只能放你归乡养老了。”

        话都说到这里了,陈镒也没有什么遗憾,恭敬对着朱祁钰回答道:“多谢陛下解惑,臣明白了。”

        一旁的王文则是松了口气,好在自己靠上去的时间比较早,否则这次要离开的很有可能就是自己了。

        政务院首理王直出声问道:“陛下,萧维祯萧大人调任都察院,那大理寺由何人掌握呢?”

        朱祁钰顿了一下,反问道:“王首理有什么人选吗?”

        王直恭敬答道:“臣举荐大理寺少卿张固。”

        “理由?”朱祁钰直接问道。

        他对朝廷中的这些官员并不是太熟悉。

        王直回答道:“张大人乃是宣德八年进士,初入都察院,后转任刑科给事中,此人办事慎重,敦厚敏锐,有识有才,曾奉旨招抚河南流民,活民无数,故而升大理寺左寺正,出镇四川,境内安然。”

        “此人奉法守纪,谨于其职,办案公允,故臣以为,这张固可接任大理寺卿一职。”

        朱祁钰摸了摸下巴,出声问道:“这张固出镇四川是何时?”

        “正统十四年。”王直回答道。

        朱祁钰在心中计算了一下,问道:“那就是说,他出镇四川的时候,正是四川苗人第一次起兵之时喽?”

        王直有些尴尬,不管四川苗人是否是因为他而起兵的,但毕竟是他在的时候发生了四川苗乱,那么这个责任他肯定要背一些的,自己吹捧他境内安然的话就有些不对了。

        王直连忙道:“臣糊涂了,请陛下恕罪。”

        “无妨。”朱祁钰摆摆手,笑着道:“王首理事务繁忙,略有疏忽也是正常的,朕不会在意。”

        然后抬头看向众人,问道:“诸位爱卿还有人选想要举荐吗?”

        “臣举荐巡抚湖广大理寺卿蔡锡蔡大人。”政务院副理金濂出声道。

        朱祁钰还是那两个字:“理由?”

        金濂恭敬道:“蔡锡蔡大人乃是永乐二十一年举人,选授兵科给事中时,便敢于弹劾权贵,不避威胁,后出知泉州府,颇有功绩,景泰元年奉旨巡抚湖广,设法赈饥,全活甚众。”

        “蔡大人也是手段灵活,颇能任事,故臣举荐之。”

        吏部尚书何文渊立刻摇头道:“蔡锡非是进士,如何能坐这大理寺卿之位,想来很难服众吧!”

        朱祁钰也是摇头道:“金副理理解错了,朕要的这个大理寺卿,必须要坚持原则,若无朕的旨意,凡事皆以大明律为准,谁意图插手大理寺的政务都不行,这个蔡锡是能臣,但不是直臣,朕不会用他做这个大理寺卿的。”

        “诸位若是想推荐人选,此人必须是直臣,而且要是那种性格刚毅的直臣,越直越好的那种。”

        众人纷纷看向了坐在一旁的于谦,大明眼下最直的不就是他么。

        见众人看了过来,于谦的脸色略微红了一下,只是红的不是那么明显。

        朱祁钰自然看到了这一幕,出声道:“诸位爱卿就不要看于大人了,他如今掌握的是大明军法,不可能再来做这个大理寺卿的,你们还是换个人推荐吧。”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短时间都没有什么合适的人选推荐。

        这时候于谦突然出声道:“陛下,臣可以推荐吗?”

        “当然可以。”朱祁钰点点头。

        “好。”于谦整了整衣服,恭敬说道:“臣举荐大都督府军法司右侍郎孔文英。”

        还没等朱祁钰要理由,于谦便直接说道:“孔文英乃是永乐十九年进士,宣德朝为都察院浙江道监察御史,累次巡视北直隶,鞫狱明果,宣德十年为母丁忧而去,正统元年朝廷用人,驿召至京,改河南道监察御史,奉命清理江西军伍,正统五年升湖广按察使,陛下登基之后升大理寺卿,奉命镇守紫荆关,后陛下重建大都督府,孔文英孔大人便直接转入了大都督府,在军法司任右侍郎,仍旧督管紫荆关军法,到今年已经有三年了。”

        “这三年里,孔侍郎严肃军法,凡事均以大明军律为准,大都督府中无人不服,故而臣以为,孔文英孔侍郎最为合适。”

        “孔文英吗?”朱祁钰摸着下巴想了想,说道:“反正紫荆关也不远,你们大都督府就先将他招回来吧,朕亲自见一见他,若是他真的没什么问题,那这个大理寺卿的位置就是他的了。”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koudaixs.com。口袋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koudai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