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厉朝几百年的王朝,京城和地方上,外姓勋爵之家,也多是跟着先祖一起打江山,世袭下来的爵位和富贵。
当然中间也有人灭族降爵位,也有人加官进爵。
不过,更多的也是百年以上世家,就像苏馨晴的所在永安伯爵府,虽然从一开始的侯爵爵位降到伯爵,也是因为没有出来,更优秀的子孙,三代之后降下来。
新帝景宣帝就是前太子继位,所以今年又称景宣五年。
但是,实际上,景宣帝已经过了不惑之年,谁让上一任皇帝身体健壮且长寿呢。
所以,景宣帝即位之时,也过了而立之年。
膝下虽然太子没有正式册封太子,但是,作为中宫嫡子的二皇子赫连焱,仍然是呼声最高的一个。
而且,已经顺利生下来嫡长孙。
景宣帝和皇后,也都非常欢喜在皇孙满月之日,更是在宫里大摆筵席给皇孙庆生。
只是,苏馨晴知道上一世,这个皇孙以及二皇子妃,没有多久就过世了。
嫡长孙莫名染了重病,请了大厉朝所有的大夫以及太医,尽了全力,都没有挽回嫡长孙的性命。
没有过多久,二皇子妃便抑郁成疾。
二皇子赫连焱,为了表示对原配妻子的深情,和长子不幸夭折的痛心,对外宣称三年不再娶妻。
景宣帝也是痛心,心疼自己的嫡子,便就下诏册封二皇子赫连焱为太子,入住东宫。
嫡姐及笄多年未嫁,就是等的这个机会。
苏馨雅病愈回京的途中,遇到了从南方赈灾回来的太子赫连焱。
从此开始了英雄救美,以及英雄难过美人关,成就了一段旷世美好的爱情。
只不过,这些当然只有作者和读者知道,毕竟,苏馨雅的名声,不能有所影响,要不然就是骂名不断了。
最后,还是在赫连焱三年期满之后,借着皇后的手,成全了两人的感情。
美名远扬太子,和才貌双全的永安伯爵府嫡长女苏馨雅,大婚。
让京中一众名门闺秀,艳羡不已。
更是,让一些更高门第的公府和侯府的小姐们,气愤不已,凭什么她可以伯爵府的门第嫁给太子,父亲还是个四品的官员。
更让她们恼怒的是,苏馨雅跟太子的关系,更是琴瑟和鸣,先是生育一对龙凤胎,被说成天降吉兆。
接着,又生育了一子一女,可谓是幸福一生。
当然这些,也都是苏馨晴做亡魂的时候,听下人们和贺元明的那个外室说的。
不过,现在,想想远没有说那么简单,毕竟,太子也不是仅仅只有太子妃一人。
再次回神,苏馨晴便被奶娘带到达凝香居。
站在院子外面,就可以看出主母院子的富贵荣华。
等到厅堂的门口,屋子里面隐约有两个灰扑扑的人影,立在厅堂之上。
没有伯爵府的锦衣华服,只有,洗的脱色的粗布麻衣,挂在两个消瘦的人身上。
“母亲安好”
“大夫人安好。”
“三姑娘来了,来到母亲跟前来,给你介绍,这是你的姨娘的嫂子和侄子,”停顿了一下又道:“罢了罢了,你喊舅母和表哥,也亲近点,不往他们千里奔赴过来看你和你姨娘,他们收到你姨娘病逝的消息,就赶往京城了,今日才刚到,你们见见。”黎氏一脸慈母的样子,拉着苏馨晴到了两人的面前。
苏馨晴,小小的脸上,很是迷茫,茫然的看着面前的两人。
即使如何想破脑袋,都没有想到,上一世,从来未出现在自己生活中的人,此时此刻出现在黎氏的院子里。
她还亲眼看到了。
妇人头上包着藏青色棉布方巾,简单的朝云近香髻,上衣穿着麻布短衫,下面也是深色的长裤,黑色的布鞋上面已经沾满了泥土。
局促的看着苏馨晴和黎氏,国字脸,皮肤有些黝黑。
但是,黑白分明的眼神中看的出是担忧。
旁边的少年,已经高出妇人一头多高了,只是身型单薄,一袭天青色长衫穿在他的身上,果然有些偏大。
面容刚毅果敢,有少年人的勇气在里面,即使,面对黎氏也没有任何胆怯,反而站的挺拔,眼中都是对外物一切的淡然。
苏馨晴不禁多看了几眼这个表哥。
她一双小小眼睛,在打量母子两人的时候,方氏和表哥宋和谨也在打量眼前的小姑娘。
一双灵动的大眼睛,似乎散不开的愁绪,洁白的小脸精致可爱,月牙色锦袄更是衬托出小姑娘有些病态的肤色。
方氏更是心疼,和自己小女儿年岁差不多的年龄,就已经失去了亲生母亲。
该怎样的难过,她也知道大户人家的规矩,有嫡母在就是母亲,终究,不是从自己肚子里出来的孩子,也就是表面光,内里有几个是过的好的。
宋和谨,就没有自己母亲方氏多愁善感了。
认为在伯爵府,这个表妹过的应该还可以,最起码眼前的夫人,几句话说下来应该是个极重名声的。
看起来,不会明面上苛待庶女的样子。
这次,原本是父亲和母亲一起来的,但是,父亲因为着急出门走路下山摔伤了腿,这会还躺在家里,由二弟照顾养伤。
所以,来京城给姑母上香和看表妹的事情,就落到了自己和母亲的头上。
“舅母,表哥”苏馨晴柔声的开始喊人,
“哎,孩子你受苦了。”说着方氏用粗糙的大手,拉住了苏馨晴的白嫩的小手,真心的流下了心疼的眼泪。
她和相公结婚之后,一直打算把小姑子赎出来,可惜造化弄人,最后小姑子居然做了伯爵府大老爷的姨娘。
再也不能随意接回去了,俗话说民不与官斗,也只能如此了。
后面老家天气不好,又是旱灾又是洪涝,没有几年的好收成,养活三个子女也是困难,自己给人洗衣做饭打些零工,相公只要不是农忙就会上山采药,好几次摔下来。
所幸,也没有生命危险,才勉强供应大儿子读几年书。
书院的先生,也是看大儿子读书很有天赋,家庭又不好,更是帮忙介绍抄书的活,加上小姑子的接济,这才勉强读下来。
这次,可以来京城,也都是拿出全家的积蓄,节省点花够一个来回。
如若不然,就要在京城安顿一段时间,挣够盘缠才能回家,但是,也不能太久不然会耽误儿子明年的秋闱。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koudaixs.com。口袋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koudai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