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赵桓已经跟撒怜丁有过明确的交代,撒怜丁当然知道该怎么回答。
马上说道:“我们皇帝陛下说了,给你们提供的力所能及的帮助,最高的程度是我们的军队可以作为雇佣军,帮助你们抵御外敌入侵。
但前提是别国打入了伽色尼王朝的境内,而不能是你们出征打到境外去,另外我们不能直接以大宋军队的名义参战,而是以雇佣军的形式加入你们的军队。
一般来说我们会作为你们军队的督战队在后方担任后勤保障以及战斗的督战任务。
这在上一次塞尔柱帝国军队与西辽在卡特万大战的时候,我们的军队五万人作为督战队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迫使塞尔柱帝国拼死决战,最终才击垮了西辽。
当然后来我军从两翼佯攻更是助了一臂之力,当然必要时在你们的军队已经无法抵抗外敌入侵的时候,我们军队可以以雇佣军的形式直接作为作战部队参战。”
瓦利德激动不已,连连点头说道:“如果能够这样就再好不过了,我们也不奢望大宋能够直接出兵帮助我们击退入侵,能够作为雇佣军与我们并肩作战,哪怕是作为后勤保障以及督战队,那也是非常好的。”
实际上作为伽色尼王朝的宰相,瓦利德一直高度关注塞尔柱帝国与西辽之间的那场大战。
他也知道在那场战斗中,五万宋军作为督战队背水一战,逼迫塞尔柱帝国军队发起反击,阻止逃兵的溃散,有效的扭转了战局。
虽然塞尔柱帝国苏丹对此轻描淡写,甚至置之不理,但在外人眼中,大宋军队在这场战斗中起到的关键性作用是无法回避的。
他想假如伽色尼王朝面临那样一场大战,如果有宋军在后面撑腰,同时督战,军队的士气将会大增,也会避免因为部分军队的溃散导致全线崩溃,其实这作用是相当大的。
有了大宋在后面撑腰,伽色尼王朝重新恢复昔日荣光也不是不可能。
毕竟大宋虽然说了,他不能帮助伽色尼王朝对外扩张,但是只要伽色尼王朝对外扩张占了地盘,而敌军打回来,那就是他们的疆域了,那时候大宋就不会置之不理,也可以帮他们抵御外敌。
因此在具有大宋强大后盾的鼓舞之下,伽色尼从塞尔柱帝国夺回故土也完全有希望。
由此看来,即便将印度河流域租给大宋,换来的将会是更多的利益。
他们可以在大宋的支持下重新夺回失地,租借给大宋的印度河流域的这块土地,可以从其他地方数倍甚至十倍的夺回来,岂不是太划算了。
瓦利德想得热血澎湃,又怕夜长梦多,他立刻督促撒怜丁说道:“不如咱们先草签一个协议,请大宋皇帝签字,然后我拿回去给我们苏丹巴赫拉姆过目。
他如果同意签字,这协议就生效了,我觉得这协议非常好,他一定会同意的,你看可好?”
撒怜丁已经参与过多次边境条约的起草,对此可谓轻车熟路。
当下说道:“既然这样我们可以先签署一个框架协议,把大的原则确定下来,这些原则是不能改变的,也不允许商量的。
双方达成了框架之后,再由双方的官员就框架下的详细合作展开商谈,敲定细则,这就是框架协议的细化的事情,不涉及到整个框架的效力。
这样咱们就可以尽快的在框架协议的指导下派军进驻,并帮助伽色尼迅速武装起来,以抵御外敌入侵,我相信大宋军队只要进入伽色尼王朝,呼罗珊军队就不会向伽色尼进攻的。
毕竟他是我们的盟友,这个信息也可以明白的告诉花刺子模,让他转而进攻塞尔柱帝国的其他地方。”
这个建议立刻得到了瓦利德的赞同,他觉得这主意很好,于是两人做了一番商议之后,共同起草一个框架协议,拿着协议去面见皇帝陛下赵桓。
赵桓做了少许的修改,然后交给瓦利德。
瓦利德完全同意皇帝赵桓的修改,随后正式文本双方签字,再提交给皇帝赵桓签字,加盖玉玺,然后由瓦利德带回伽色尼去给苏丹巴赫拉姆签字,双方交换文本条约就生效了。
瓦利德拿着加盖了皇帝赵桓玉玺和签字的条约兴冲冲的返回了伽色尼王朝,他同样是星夜兼程,恨不得插翅飞回去。
回到伽色尼将整件事说了一遍,并将框架协议条约呈送给了苏丹巴赫拉姆。
巴赫拉姆真是喜出望外,这可真是天上掉馅饼的大好事,他以为大宋肯定生气了,不理睬他,没想到大宋还是很热情的,而且给了他们这么大一个大礼。
虽然大宋军队入驻伽色尼王朝,听上去有些丧权辱国,但对于现在的伽色尼王朝来说,早已顾不得了。
有了大宋军队的入驻,任何国家都不敢小觑伽色尼王朝了,伽色尼王朝还因此得到大宋的十万军队装备和低息贷款,用于支付军饷,并且由大宋帮助训练军队,这是他求之不得的。
而他们所要付出的只要把北边的喜马拉雅山脉西侧和印度河流域交给大宋租界九十九年,而且整个租界期间百姓的过往进出都不受任何影响。
只有伽色尼王朝的军队要进入租界,是必须经过大宋批准,到时候还可以自由使用租界内的自然资源,并进行各种建设,这都没问题。
反正肉渣烂在锅里,九十九年之后这东西都归伽色尼王朝。
当然他不知道大宋皇帝赵桓是不可能拖到九十九年以后还无法征服整个世界的,这个租借条约也不可能等到它期满,就会被一统天下的大宋所改写。
巴赫拉姆激动之下将框架条约看了又看,觉得每一条都合他的心意。
这么好的条件他也不想再要更多的,那反而会人心不足蛇吞象,丢掉原来可以拥有的东西了,就像上一次那样。
所以巴赫拉姆马上签字加盖了印章,随后瓦利德再次带着文本赶回大宋高昌乌城互换文本,条约正式生效。
大宋在这之前早就已经做好了准备了,由杨再兴率领的十万大军从陇右都护府进入喜马拉雅山脉西段,再沿着西侧河谷到达印度河流域。
在丝绸之路这条线的主要城镇,大宋十万军队分散驻扎,力保整条线的安全。
陇右都护府的西侧,王彦的五万军队依旧驻扎,随时监控着西辽军队,与留守在乌城的十万军队遥相呼应,以防不测。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koudaixs.com。口袋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koudai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