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的学校分配,虽看似简单,实则蕴含了无数少年的梦想与抉择。在初二那场隐形的分流之后,留下的我们,依据各自的报考志愿,静待命运的揭晓。
曾几何时,这所外国语学校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指引着我前行的方向。无数个日夜的埋头苦读,无数次挑灯夜战的疲惫与坚持,都是为了能在这所梦寐以求的学府中继续我的求学之路。而今,这份努力终于换来了迟来的结果,那份满足感与成就感如同潮水般涌来,却又夹杂着浓浓的遗憾——为何这份圆满要等到三年后才得以实现?
选择在那个无人问津的日子回学校领取通知书,是我内心的一种逃避,也是对过往的一种告别仪式。我不愿在众人面前展露自己的情绪,更不愿让那些异样的目光成为我此刻心情的注脚。
“史老师班的呀”我没有回答值班老师的问题。“你们班考的都不错,好像都去重点了。”值班老师自顾自地在一堆录取通知书中翻找着我的那份。
“找到了”,老师翻看我的录取通知书,在认领登记单上做着记录。而当老师意外发现我并未进入市重点,而是选择了外国语学校时,那份惊讶与不解,或许也是对我选择的一种不解读,“唉?你怎么是外国语学校?你分不低啊,挺高的呀,怎么去那边了”。我淡然一笑,反问:“怎么?外国语不好吗?”,既然自己心中早已有了答案——那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那倒不是,我还以为你们班都去市重点了呢?”登记完,老师将录取通知书递给了我。
“老师,我的毕业证,也帮我找一下吧。”
“你这孩子,连毕业证都没拿?”值班老师诧异地看着我,又走到另外的一个柜子前,开锁、打开、翻找起来。“我那天还说,谁毕业不拿毕业证啊,原来是你”,找了半天,在抽屉的最底下翻了出来。
我紧握着那张写着 23 中学的毕业证,瞬间,那不争气的泪水便如决堤的洪水般倾泻而下。3 年啊,那是 1095 个日夜的煎熬与折磨,如今,我终于可以逃离这片“苦海”了。自己仿佛是一个被刑满释放的囚犯,重获了新生。1095 天的委屈,1095 天的愤怒、无奈与挣扎,在这一刹那,全部如烟云般消散,我再也不必与这里有任何的牵连了。
当我再次踏足这片土地,已是二十余载后的一个偶然午后,阳光斜洒在斑驳的校门上,却难以穿透那层厚重的尘埃与岁月的沧桑,眼前的一切,我很难与1996年的夏天联系在一起。校门紧锁,将过往的一切深深锁在了时间的牢笼里,只留下外墙上藤蔓肆意攀爬的痕迹,无声地诉说着岁月的流转与变迁。
教学楼前,那些曾经熟悉的窗户大多已破碎不堪,玻璃碎片在阳光下闪烁,像是无言的泪滴,映照着往昔的欢笑与泪水。墙体剥落,露出斑驳的砖块,断壁残垣间,依稀可见往昔的轮廓,却再也找不回曾经的青春与年少的纯真。收发室,那个曾经传递着信件与希望的小屋,如今也沦为了一间破败的空房,门扉半掩,里面堆满了时光的残骸,煤炉里还残留着未烧完的煤渣,无人问津。
我站在原地,四周静悄悄的,只有风穿过废墟时发出的呜咽声,与记忆中的喧嚣形成了鲜明对比。那一刻,我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却再也无法找回那个曾经让我痛恨无比的校园,我甚至怀疑我是否真的在20年前在这里读过书。我心中不禁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酸楚,曾经虽觉阴冷,但至少还有生命的气息在涌动,而今,这里只剩下无尽的荒凉与惨淡。
回想起那位曾让我初中生活充满阴霾的班主任——史老师,她的形象在我心中依旧鲜明。听其他班那些曾经交往甚好的同学说,在我毕业后不久,她便离开了这所学校,随后的人生更是遭遇了重重打击。后来,她老公如一颗流星般猝然陨落,脑淤血夺走了他的生命,她连他最后一面都未能见到。而最终,在家中发现的遗书,宛如一把无情的剑,斩断了他们的婚姻关系,要求将遗体捐献给医学院,个人财产全部捐出,骨灰撒向大海。老太婆最终一无所有,就连子女也都对她心生责怪,不再与她联系。最后,她仿佛遭受了重创,整日如失魂落魄的幽灵,神经兮兮,郁郁寡欢,直至生命的尽头。她死的时候,身边空无一人,子女也未曾归来,还是教委出面,为她料理了身后之事。
关于她的这些事,虽未经我亲自证实,但在我心中却有种莫名的真实感。我私心里希望这一切都是真的,仿佛只有这样,才能让我心中的那份怨恨与不甘得到一丝慰藉。然而,转念一想,我又不禁反思,自己是否也陷入了与她相同的境地,将个人的伤痛加倍地投射到他人身上,这又何尝不是一种自私与残忍?
史老师的结局,无疑是一场悲剧,她用自己的方式,演绎了一场关于仇恨、孤独与自我毁灭的闹剧。她内心的魔鬼最终吞噬了自己,那些由她假想出来的虚幻情节,不仅伤害了无辜的学生,也让她自己在生命的最后时光里饱受煎熬与挣扎。我能想象到她独自在操场上游荡的身影,那一定是凄凉的、孤寂的,是对过往的绝望,也是对世间情感的无声控诉。
在岁月的长河中回望,那位老太婆的身影虽已模糊,但她所留下的心理阴影,如同深秋的寒霜,久久不散。她所展现的,远非简单的性格缺陷,而是一种深度的心理疾病——妄想性障碍,这是一种复杂的精神状态,其核心在于对现实的扭曲认知与过度的防备心理。她不仅对他人的言行抱有极端的敏感与多疑,更将日常的交往编织成一张张充满敌意的网,仿佛整个世界都在密谋针对她一人。
这种病态的敏感,并非泛泛而谈,而是精准地锁定了某些特定的人或情境,仿佛在她心中,有一张无形的名单,记录着所有潜在的“敌人”。这种偏执,让人难以接近,更难以理解,更像一道厚重的高墙,隔绝了老太婆与外界的真实联系,也让她在孤独的深渊中越陷越深。
而在这背后,隐藏的是更深层次的情感问题——抑郁症的阴影。老太婆的自卑与自责,寒风般不断侵蚀着她的心灵。她过度解读他人的每一个眼神、每一句话语,仿佛在其中寻找着证明自己无能的证据。这种无休止的自我怀疑与否定,最终将她推向了绝望的深渊,也无形中成为了一把锋利的刀,深深刺痛了周围无辜的人。
从心理学的视角来看,老太婆的行为并非孤立存在,它映射了人类共有的心理机制——“负面偏向”或“想象威胁”(threat-imagination bias)。反观现在这个信息爆炸、匿名性泛滥的时代,社交媒体上的只言片语,都可能被放大为对个人的攻击与威胁。人们更容易被负面信息所吸引,更容易在想象中构建出种种不公的场景。这种心理倾向,无疑加剧了老太婆的病情,也让她在幻觉与现实的边缘徘徊。
至于老太婆的最终命运,无论是因何而终,或者她为什么会这样做,都已成为一个无法解开的谜团。但她的存在,却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人性中的脆弱与矛盾。她对我造成的伤害,不仅仅是身体上的创伤,更是心灵上的重创。那段日子,我仿佛置身于一个无尽的黑暗隧道,自我怀疑与否定如影随形,每一次呼吸都伴随着痛苦与挣扎。而刘老师,还有我的俄语老师也就是她的老公,何尝不是呢?他们同样被这场无妄之灾波及,承受着难以言说的痛苦与煎熬。
在这个晦暗交织的时期,我时常选择将回忆深埋心底,不愿轻易触碰。但日子,也被无形的手按下了循环播放键,每一幕都显得那么熟悉而又沉重。俄语老师与我最爱的爷爷,两个毫不相干,甚至生命轨迹毫无重合的两个人,在最后对于死亡和感情方面却意外的相似,甚至可以说是如出一辙。这份相似,让我在悲痛之余,也感受到了生命奇妙的和谐与统一。
中考后的暑假仿若一条没有尽头的长河,漫长而又寂寥。我如树袋熊般缠着老爸,央求他带我出去走走。有了上次与老爸西安和北京的愉快之旅后,我心中便燃起了一团炽热的火焰,特别渴望能和老爸再次踏上那说走就走的旅程。在我的软磨硬泡之下,老爸终究还是败下阵来,决定带我出去逛逛。他积攒了三年的年假,全都奉献给了我的初中毕业暑假。与上次的随性乱走截然不同,这次旅行,老爸仿佛变了一个人,不再是那个随心所欲漫步的行者,而是一位精心策划的军师,制定了一份详尽得如同地图般的行程单。我们决定紧紧跟随这份时间表,让每一步都充满着计划的缜密与期待的美好。
第一站,我俩来到了山东的省会济南。这座被誉为“泉城”的城市,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笔下的常客,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与丰富的文化底蕴,让人心生向往。
济南,这座环渤海地区的璀璨明珠,背靠巍峨的泰山,怀抱滚滚的黄河,山水相依间,孕育了无数传奇与故事。走在古城的街道上,我仿佛能穿越时空,感受到清代文人刘凤诰“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诗意与浪漫。每一口呼吸都充满了历史的厚重与自然的清新,让人沉醉不已。
在这座城市里,我们不仅探访了史前文化“龙山文化”的发祥地,亲眼见证了城子崖遗址的沧桑变迁;还登上了齐长城的残垣断壁,感受那份比秦长城更早的坚韧与壮丽。灵岩寺内,宋代彩塑罗汉的栩栩如生,隋代大佛的庄严慈祥,更是让我对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赞叹不已。而《诗经》中那首《大东》,则像是一首跨越千年的歌谣,在耳边轻轻响起,诉说着济南这片土地上的过往与今昔。
在追溯济南的悠久历史时,我们不得不提及舜帝的躬耕与渔猎生涯,在雷泽的波光粼粼与历山的郁郁葱葱间,他不仅留下了勤劳的足迹,更为这片土地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底蕴。秦朝一统六国,秦始皇以非凡的远见卓识,推行郡县制,将济南纳入济北郡的版图,历下邑之名,悄然间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
金元交替之际,济南非但未因战乱而沉寂,反而在文化的滋养下愈发繁荣。元好问,这位文坛巨匠,以其细腻的笔触,深情地吟咏着“羡煞济南山水好”,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济南山水美景的无限向往与热爱,更直言“有心常做济南人”,足见济南之美,已深深烙印在他心中。
步入明清,济南府作为山东的行政中心,其地位更加稳固,成为连接南北、贯通东西的枢纽,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在这里达到了新的高度。济南的自然风光,更是得天独厚,四季更迭间,展现出不同的风情。春日里,虽偶有干旱,但万物复苏,生机勃勃;夏日,温热中带着湿润,泉水叮咚,为炎炎夏日带来丝丝凉意;秋风起时,天高云淡,空气中弥漫着收获的喜悦与干燥的气息;至于冬日,虽寒冷少雪,却也别有一番静谧之美。
谈及济南的泉水,不得不提那百泉争涌的盛景。趵突泉的喷涌不息,黑虎泉的雄浑有力,五龙潭的清幽雅致……每一处泉群都如同济南的明珠,镶嵌在这座城市之中,七十二名泉之说,更是让济南享有“泉城”的美誉。而济南的美食,同样令人回味无穷,鲁菜的精髓在这里得到了完美的传承与发扬。从经典的泉城大包到香气四溢的名士多烤全羊,从酸甜可口的糖醋黄河鲤鱼到家常味十足的济南甜沫,每一道菜都承载着济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至于那些街头巷尾的特色小吃,更是让人流连忘返,甜煎饼的酥脆、田螺的鲜美、包子的软糯、锅贴的香脆、羊汤的醇厚、烤地瓜的甜蜜、买卖茶的独特风味,每一天都在唤醒着味蕾的记忆,让我在济南的每一天都充满了温馨与满足。
在济南这座历史与现代交织的城市中,趵突泉以其独有的魅力,成为我们父子俩探索之旅的起点。泉水自地下三窟喷涌而出,如三朵盛开的白莲,水势磅礴,声如隐雷,阳光下,水珠飞溅,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仿佛是大自然最精致的珠帘,轻轻拂过心间。站在观澜亭上远眺,四周古木参天,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每一砖一瓦都诉说着千年的故事,让人不由自主地沉醉于这份古朴与宁静之中。
大明湖,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城市之中,湖水碧波万顷,清澈见底,倒映着蓝天白云与湖畔的垂柳,宛如一幅流动的水墨画。夏日里,荷花亭亭玉立,竞相绽放,粉白相间,香气袭人,吸引着蜜蜂蝴蝶翩翩起舞;冬日,湖面则铺上了一层薄薄的银纱,与远处的亭台楼阁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静谧而祥和的冬日画卷。漫步湖畔,或泛舟湖上,都能让人忘却尘嚣,享受片刻的宁静与自在。
步入芙蓉街,仿佛穿越回了那个繁华的市井时代,街道两旁,古色古香的建筑错落有致,店铺林立,热闹非凡。空气中弥漫着各式各样的美食香气,从热气腾腾的煎饼果子到香气扑鼻的鲁菜小吃,每一样都让人垂涎欲滴。在这里,不仅可以品尝到地道的济南味道,更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独有的烟火气息和人情味。
而宽厚里,则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年轻人的目光。这里既有老济南的记忆,也有新潮文化的融入,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在这里演绎得淋漓尽致。漫步在石板路上,两旁是各式各样的店铺和咖啡馆,每一家都充满了创意与个性。在这里,你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独特体验,感受这座城市独有的韵味与活力。
最后,我们来到了曲水亭街,这是一条充满诗意与宁静的小巷。小桥流水,人家依依,石板路两旁是古色古香的院落,每一扇门后都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故事。偶尔传来的古筝声,如同天籁之音,让人心旷神怡。在这里,时间仿佛放慢了脚步,让人忘却了尘世的烦恼,只想沉浸在这份宁静与美好之中,让心灵得到真正的放松与洗涤。
在济南的欢愉时光转瞬即逝,我们决定前往下一站“山东泰安”,一个在我心中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我的老家,也是爷爷奶奶魂牵梦绕的故土。
我对泰安的好奇,不仅仅源于对那片土地的未知,更源自于对家族历史探索的渴望。我想象着爷爷的家,或许是一处被岁月温柔以待的老宅,青砖黛瓦间藏着几代人的欢声笑语与悲欢离合。每一块石板路,每一棵老槐树,都镌刻着家族的记忆,等待着我去一一解读。
关于奶奶与爷爷的爱情故事,我更是充满遐想。在那个年代,他们的相遇是否如同旧电影中的桥段,充满了浪漫与波折?奶奶是如何跨越千山万水,最终决定将自己的一生托付给这位沉默寡言却心怀壮志的男子?他们的过往,定是一段不凡的旅程,正如泰安这座城,历经风雨而屹立不倒。
因为我好奇,为何每当提及老家,爷爷的眼神会变得闪躲不定,仿佛有千言万语凝于心头,却又无从说起。总是默默将烟丝放到烟纸里,慢慢地卷着,不断重复着这个动作,好像要卷起岁月的痕迹与伤痕一样。是那段岁月太过沉重,还是某些记忆太过美好,以至于他选择将它们深埋心底,只愿在无人之时,默默回味?
带着这些疑问与期待,我踏上了这片充满故事的土地。我相信,那些关于家族、关于爱情、关于过往的秘密,将会一一揭开。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koudaixs.com。口袋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koudaixs.com